丛中笑:让校外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

12,888 次浏览 评论关闭

“关注青少年校外教育”系列访谈之五 

让校外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

——访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

  【核心观点】 

  □以住,我们忽视了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把健康人格培养放在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研究和系统的培养体系,致使一些儿童在人格培养中存在缺陷,他们不得不走上社会后用更大的代价去“补课”。 

  □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互动关系逐渐建构起来的。校外教育灵活、开放、实践性强等特点,最适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当前校外教育之所以存在功能过窄、内容过于功利等问题,与其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分不开。 

  □孩子不可能永远生存在真空的环境里,他们必须学会独立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是让他们获得最长远可靠的“安全保险”的重要途径。 

  为大力发展我国的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部推出了“蒲公英行动计划”,并于今年暑期开展了“圆梦蒲公英”主题活动。近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特别专访了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就如何落实“蒲公英行动计划”以及青少年校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蒲公英行动计划”把校外教育机构整合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形成统一行动和声音,这样可以在全社会树立校外教育形象,从而发挥更大影响力。] 

  记者:为大力发展我国的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部提出了“蒲公英计划”,并在今年暑期开展“圆梦蒲公英”主题活动。您如何看待“蒲公英计划”?您认为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丛中笑:我们非常认可这个计划,也非常拥护教育部门牵头,使校外教育机构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在社会上发挥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在于: 

  第一,引导作用。儿童暑期怎么过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问题,社会上有各种培训和夏令营活动,家长们有时很怕上当。教育部倡导发起并组织的活动信誉高,具有权威性,更受到家长的信任。同时,该计划重在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品格,符合我国教育的大目标,也避免了儿童平时在学校上课、假期到校外补习的恶性循环。把儿童引导到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整合作用。过去校外教育机构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通过“蒲公英行动计划”把各口分管的校外教育机构整合起来,大家围绕着一个大主题开展活动,形成统一行动和声音,这样可以在全社会树立校外教育的形象,从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宣传作用。当前人们对校外教育都不太熟悉,更不了解其功能与作用,常常以为校外教育就是课外补习,甚至认为一些私立的校外机构就代表校外教育的整体,这是对校外教育机构的片面认识和误解。通过这样大规模的行动,可以为校外教育机构“验明正身”,让全社会对校外教育机构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理顺机制的作用。校外教育机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如果再自行其事的走下去,会造成校外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 

  转型升级激发校外教育活力 

  [校外教育之所以存在功能过窄、内容过于功利等问题,与其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分不开。当前,既是校外教育的机遇期,也是校外教育的挑战期。] 

  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校外教育的发展面临什么挑战? 

  丛中笑:我认为,当前即是校外教育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挑战期。将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要求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校外教育发展的机遇。当然,校外教育面临着转型与升级。 

  生存压力。原来的校外教育功能过窄,内容过于功利性。这与校外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生存压力分不开。校外教育在考虑生存的前提下,考虑公益性和公平性,包袱很重,甚至不堪重负。为了维持和发展只能把很大精力放在培训方面,培训也成为每个校外教育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次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大部分公办的校外教育机构会划入公益二类,这就意味着今后还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去创收。 

  定位困惑。随着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出台,校外教育的功能究竟是什么仍然是解不开的迷。虽然在理论上大家知道校外教育的职能,但是在落实中困难重重。经费、机制、理念等都存在着问题。过去很多校外教育把培训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形势,也会越来越难办。做活动是需要支持的,如果没有经费保障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如果是企业资助,一般是比较被动的,一些理念是不能实现的。 

  队伍提升。无论是活动与培训都需要校外教育的专业教师,校外教育的教师不同于学校教育,它需要更强的活动设计、策划与组织能力。过去集体性的活动和主题活动比较多,为了更加体现出个性化,还需要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活动。过去的培训模式和方式过于陈旧,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我们目前的师资队伍还难以适应这些变化。 

  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 

  [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实现,强调儿童亲自参与自我探索的过程,重在品德培养、文化熏陶和人格完善。] 

  记者:现在城市家长为孩子的校外教育和课外培训可谓一掷千金。这种对校外教育的投入超过校内教育的现象,是否意味着学校教育和主流教育的失职?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丛中笑:我认为城市家长对孩子校外教育的投入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城市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唯恐落在其他孩子后面,所以,不惜投入时间与资金,让孩子参加各种校外培训和活动。许多家长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校外活动或项目,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参加。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多报班、多参加各种活动,孩子就会有收获,就会有提高。 

  第二,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只能满足少数孩子的需求,这就加剧了竞争。竞争越激烈,家长就越不安。为了增加孩子的竞争力,家长就不断地给孩子加码,报班、比赛、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希望通过多参加校外学习与活动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校外教育机构活动越来越丰富,很多项目得到孩子的喜爱。只要孩子愿意,家长一般都会给予支持。特别是随着家长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他们也十分关心发展孩子的兴趣,开阔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孩子的能力。 

  第四,学校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支持,而校外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是需要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运转,这也造成参加校外教育所需费用高于学校教育。特别是一些民办校外教育机构因为缺少合理的成本核算,收取的费用往往比较高。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渠道,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被其他教育代替的。当然,如果孩子喜欢参加一些校外教育与活动也是可取的。但是避免繁杂与盲目,同时要为孩子选择正规的校外教育,切忌把校外教育只定位在补课上。 

  记者:您认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丛中笑:我认为,校内外教育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为了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两者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同,实现的方式也不同。校外教育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更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增加他们的各种直接体验和感受。校外教育主要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儿童亲自参与自我探索的过程。校外教育重在品德培养、文化熏陶和人格完善等教育影响方面。 

  校外教育提供最好的安全教育课 

  [孩子不可能永远生存在真空的环境里,他们必须学会独立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是让他们获得最长远可靠的“安全保险”的重要途径。] 

  记者:请问您如何看待校外教育安全问题,我国校外教育在安全方面情况如何? 

  丛中笑:校外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活动空间也更大,这样就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但是,很好地预防和处理安全隐患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教育。儿童不可能生存在真空的环境里,他们必须学会独立生活,这是让儿童获得的最长远可靠的“安全保险”。当然,我们社会的儿童保护意识还比较淡漠,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隐患,特别是社会利益调整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公平与合理的现象,这也给社会与儿童的安全带来一些影响,甚至出现拿儿童出气的恶性事件。 

  校外教育的独特性有待加强 

  [要充分体现出活动育人、实践育的教育途径与方式,要让孩子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自觉自愿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外教育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 

  丛中笑:校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充分认识它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需要做好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顶层设计,为校外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证。 

  校外教育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要与社会发展、时代脉搏紧密结合,开阔儿童的视野和见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健康的人格。因此,一定要跳出单纯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小圈子,要培养儿童学习、探索、追求的精神,让每个孩子从小就有理想,要养成他们的好习惯,塑造他们的优秀品质。 

  校外教育独特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彰显,要充分体现出活动育人、实践育的教育途径与方式。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决不能从教室到教室,一定要让儿童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儿童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让他们自觉自愿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校外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校外教育的独特性告诉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策划活动、组织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要掌握校外教育独有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应该更加开放、灵活和融合。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是校外教育价值所在 

  [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互动关系逐渐建构起来的。校外教育灵活、开放、实践性强等特点,最适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记者:作为中国儿童中心的“掌舵人”,您可否介绍一下中国儿童中心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目标。 

  丛中笑:中国儿童中心是32年前,党中央、国务院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中心一直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在全国开展了许多影响大、深受广大少年儿童欢迎的品牌活动。 

  近年来,中心提出了构建儿童健康人格的校外教育培养体系发展目标,旨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独特作用,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精神、积极情绪与态度、坚定的意志品质和亲社会行为,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逐渐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协调与平衡,从而为人生的幸福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项目,包括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音乐心理健康教室、快乐农场、情商大世界等,已初步形成校外儿童健康人格教育的培养框架与实践。 

  记者:校外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培养有何重要意义? 

  丛中笑:我们的共识是,第一,校外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互动关系逐渐建构起来的。校外教育灵活、开放、实践性强等特点最适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当然,学校教育在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途径与内容的不同,也决定了其侧重点和作用的不同。 

  第二,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科学化与系统化。以住,我们忽视了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把健康人格培养放在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研究和系统的培养体系,致使一些儿童在人格培养中存在缺陷,他们不得不走上社会后用更大的代价去“补课”。为此,我们提出构建儿童健康人格培养体系的定位,希望加强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第三,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三要素是:活动、互动、体验。设计有创意的活动应该是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的基本功,同时还要引导儿童参加活动。儿童不是参观者,而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同时也与小伙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儿童不断地构建自己的个性品质。 

  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下,推出一系列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集研究、活动、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儿童健康人格培养模式。目前,我们正在深化,结合各年龄儿童的不同特点与校外教育的规律探索出幼儿、学龄低年龄与高年龄等各阶段的培养方案。 

  记者:中国儿童中心在落实“蒲公英计划”方面,有哪些思考和举措?  

  丛中笑:这个计划最大的优点是开放性和融合性。我们中心在开展此项活动中主要是突出为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暑期活动上。第一,童乐汇为儿童安排了系列活动,包括游学、主题教育等;第二,读书活动,现在大家更多地使用电子产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为了培养儿童读书的兴趣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第三,社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儿童的自信地友好地与他人相处,提高适应社会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育人功能 

  [找准校外教育的定位,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成为儿童快乐成长、健康发展的启蒙地。] 

  记者:您对我国校外教育发展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丛中笑:校外教育是一片热土,理应得到重视和尊重。当然,这都不是恩赐与必然,需要我们校外工作者做出来。校外教育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与规律,而我们的研究还十分不够,需要加强,如果我们不是走出“磁片”式的工作模式,我们就很难掌握校外教育的规律,用理论指导校外教育的实践。校外教育可以启迪儿童生命、激发儿童探索精神、未知欲望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它做成课外辅导和单纯的技能训练场所,就大大降低了校外教育机构的作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一定要找准校外教育的定位,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成为儿童快乐成长、健康发展的启蒙地。校外教育不受大纲、教材的限制,更具有创新的空间,希望广大校外同仁努力钻研、大胆尝试、敢于创新,使校外教育的经历成为孩子童年最好的“食粮”和最美好的“记忆”。

评论

太好了,沙发还是空的,要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