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建国:做一等事业 育一流人才

做一等事业 育一流人才

——记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

 聂建国和他参与建设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项目——彩虹桥。(资料图片)

  1994年秋,聂建国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并留校任教。20年来,他不仅潜心于结构工程的研究,摘得土木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还培养了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突出的组合结构专业人才。

  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穿梭于施工现场,与混凝土和钢材为伴。如果不说,很难想象这就是象牙塔里的教授。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聂建国。

  “结合国情做研究、解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难题”,这是聂建国给自己和学生定下的目标。多年来,聂建国不仅自己潜心于结构工程的研究,一举摘得土木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还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突出的组合结构专业人才,在国家的工程建设中担当重任。

  2014年,是聂建国在清华大学执教的第20个年头,此时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正是对他20年辛勤工作的最好总结。

  做一等事业,构建土木强国蓝图

  1994年秋,聂建国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并留校任教。从那时起,他坚持继续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组合结构在当时并非国际热门方向,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已基本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缺乏应用需求,发达国家对新的结构形式、体系和技术的研究动力明显不足”。但是,我国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土木工程仍会维持在高速发展的水平,聂建国认为,在中国开展组合结构研究将会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决心在国家发展建设中急需技术创新的土木工程领域“做一流科研,做一等事业”。

  的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交通枢纽、桥梁隧道、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这对新的结构形式和体系提出了巨大需求。作为对传统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重要补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为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新的选择。

  回顾自己从教治学的历程,聂建国并没有多少起伏跌宕、感人至深的故事,更多的是略显平淡甚至枯燥的分析、计算、设计、试验、观察。“一个结构模型试验从设计、准备到制作,往往需要2至3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而试验的破坏过程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为了这宝贵的几分钟,我们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结构工程的新技术最终需要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建设工地则是检验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聂建国总是带着学生第一时间出现在施工现场,头戴安全帽,手持相机,不惧艰险爬到高处的脚手架上或钻到桥底下,用最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最大的工作热情,保证新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科学合理和安全可靠。

  目前,聂建国团队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体系和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组合结构的基本性能、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完成了大量组合结构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关设计计算方法,拓宽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范围,解决了大型复杂工程结构中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如果说我们上世纪80年代时是‘跟踪’研究,那么到了90年代就开始加紧步伐不断‘赶超’,90年代末以后我们已基本实现‘跨越’,进入21世纪,在组合结构研究领域内,我们团队在部分方向上已逐渐处于‘引领’地位。”聂建国自豪地告诉记者。

  而聂建国的底气正是来自于他始终坚持“不唯书,不唯他,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的信念。他时常告诫学生,“不崇洋媚外、不妄自菲薄,结合国情做研究和解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难题,是科学家尤其是工程技术专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育工程人才,实践方能出真知

  每年研究生招生,希望报考聂建国研究生的学生总是特别多,清华土木工程系就有9名本科年级第一的学生,主动要求进入聂建国团队攻读。吸引这些学生的,不仅是聂建国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地位,更重要的是他为学生创造的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已经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陶慕轩至今记得,第一次与导师见面,聂建国就提出,“希望你们毕业后能做到四个‘不一样’:开展科学研究的思路‘不一样’,评价工程问题的观点‘不一样’,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展示科研成果的风格‘不一样’”。

  结构工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聂建国坚信,只有坚持在实践的第一线,才能对结构性能有最透彻的理解。结合土木工程的学科特点,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

  模型试验是结构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聂建国团队有个很好的传统,每个大型试验项目,聂建国及其所有研究生都要一起参加并协作完成,聂建国在试验中边给他们讲解,边启发他们对试验现象进行思考。“如果每次只是在试验结束后看试验照片的话,我想,永远都不会有亲临试验现场才会有的那种深刻体会以及随之激发出来的灵感。”聂建国说。

  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工程的科研咨询工作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聂建国对于每一个项目,都力求精益求精,不仅大胆创新,而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完善直至证明其确实安全可靠。

  已经毕业的博士生王宇航告诉记者:“我好几次跟聂老师一起出差,老师在车上看到已投入使用的高架桥或施工中的建筑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或者抗震安全隐患时,都会让司机停下车,亲自为同行人员指出问题所在,引起大家的思考。老师总是告诫我们:‘土木工程这个学科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责任尤其重大。看看那些短命的建筑和在地震、桥梁事故中垮塌的工程,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绝不允许失败!’”

  做良师益友,“为人”才能更好“为学”

  优秀科研成果的背后反映的是人才培养的成功,优秀的人才团队才能成就一流的科研事业。作为一名教师,聂建国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2003年,聂建国获清华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2013年再次被评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他还曾连续4年被研究生推选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对于人才培养,聂建国有他的独到理解:“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为人’,‘为人’才能更好地‘为学’。”

  从学生刚刚走上科研之路起,聂建国就会耐心仔细地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告诉他们。“要做好一个人,就要学会感恩,感谢曾经在人生各个阶段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也要保持清醒,充分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聂建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一直以来,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聂建国始终谦虚谨慎,他经常说自己只是赶上了好机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做了一些发展。

  已经毕业的陶慕轩博士回想起自己大三时初识导师时的情景,至今仍非常感动:“那时,聂老师专门为我制定了一个小课题。当我把现在看来尚显粗浅的研究想法整理好,并给聂老师发了一封邮件,聂老师很快回复并约我讨论。去了之后发现聂老师已经把我写的文档逐字逐句进行了仔细的修改。”陶慕轩说:“聂老师当时给了我很大鼓励,并告诉我几个能够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这在我科研启蒙时期非常重要,他启发了我对科研工作的极大兴趣,并树立了我的自信。”

  在科研上,聂建国要求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对每一个试验细节都一丝不苟,理论分析严密准确,写论文要反复修改,文献资料引用要真实客观。在生活上,聂建国却对学生十分宽容,他时常主动和学生谈心聊天,发现学生的困难,就热心帮助解决。有一位学生因为身体不适,担心影响学业,压力很大。聂建国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养病,课题方面尽量不给压力,后来经过调整顺利毕业,现在也获得了不错的发展。

  “如果想找聂老师,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在办公室找到他,随时可以跟他讨论问题,畅谈研究方向和工作方法,而他永远都充满热情,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的关键,启发我们产生新的创意。”聂建国培养的毕业博士、青年教师樊健生说。无论多忙,聂建国坚持参加每周学生组织的学术沙龙,交流近期科研进展、难题与困惑,也借沙龙机会,与学生分享他近期的所感所想,起到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

  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两大重任,聂建国没有顾此失彼,秘诀就在于他对时间的珍惜。熟悉聂建国的人都知道,他每天8点以前到办公室,晚上11点离开,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大都如此。聂建国常说,“时间对于每个人是相同的,但每个人对待时间却不同”。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聂建国身上的生动体现。从他身上,记者不仅感受到了他对专业的执着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看到了他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精神风貌以及永不息止、奋发向上的品德。(记者 高靓)

    《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28日第1版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

  教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全课程融入、全方位融入。

  一是融入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大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分层递进的目标要求。

  二是融入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在中小学生中依次开展启蒙教育、认知教育,提高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三是融入实践课程。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促进知行合一,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制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完善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制度,把实践课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

  四是融入网络课程。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通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课件和授课视频,推送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普遍开设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博客和校务、班级微博微信,引导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

The undergraduate online www.essay4today.com programs offered by mckendree university include, bachelor of science in nursing,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achelor of arts in psychology

百年启蒙第一课

  中国实行现代学校教育已有110年的历史。有别于传统私塾教育的“颂弟子规、行开笔礼”,如何上好第一堂启蒙课,特别是承载着根基教育的语文第一课,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毕竟,第一课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极为重要——那些貌似浅显、简单的文字,其实是奠定人生基础的最重要篇章。

  110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天地日月山水土木

  第一堂课认八个字

  1904年开启的现代学校教育,与新学制相匹配,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一套《最新国文教科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近代意义上的小学国文教科书,共十册,由吴眺、张元济、高风谦、蒋维乔等当时最有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编辑。

  为了编好这套教材,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讨论,在编写学童入门的第一册时,往往“为一课书,共同讨论,反复修改,费时恒至一二日。每课设生字四至五个,取笔画简单,使儿童脑力不伤;每课皆附插图,增加儿童兴趣”。最后,他们确定了以文字笔画的多寡作为深浅的依据,第一册教科书采用的字,五课之前限定6画,十课之前限定9画,以后逐渐增加至15画。教科书采用的字,也限于通常日用者,绝对不取生僻字。

  《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课是识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都是最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而且笔画简易,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没有一个字超过6画,很受孩子们欢迎,几个月就风靡全国各地。

  出版几年后,有一位福建小姑娘读到了这套教材,许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本《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这个福建小姑娘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冰心”奶奶。

  教育家联手漫画家

  《开明国语课本》受好评

  近年来,民国小学国文课本深受好评,其中最为大众称赞的就是叶圣陶1932年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

  《开明国语课本》由开明书店出版,共八册,这套读本图文并茂,具有浓郁的儿童文学色彩。文字部分由叶圣陶亲自主笔,叶圣陶好友、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绘制插图。据叶圣陶晚年回忆,这套课本一共四百多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改编和再创作,没有一篇照搬别人的作品。

  课本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小学教员的普遍赞誉。他们说有的教材内容陈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孩子们见了就厌烦,哪还有学习兴趣,教科书就应编成《开明国语课本》这个样子。1980年代,有人请叶圣陶写一篇《我和儿童文学》的文章,叶老又谈起了当年编写《开明国语课本》的感想:“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这套教材第一册第一课也非常简单,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一行是“先生,早。”孩子们的口吻;一行是“小朋友,早。”老师的口吻。两句话都很短,但鲜活生动,听一遍就会。七个字中有一个是重复的,生字只有六个,笔画都不多,间架又清楚,容易认,比着写也方便,特别适合儿童读写。

  “来”改成“去”

  梁实秋版教材神来之笔

  民国小学国文课本编写比较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参与编写的大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学士,是标准的大手笔写小文章。

  抗战期间,知名学者梁实秋主持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务工作,聘请一位模范教师撰写小学国语课本第一册第一课课文。课文很短,只有几个字:“来,来,来上学。”印出来后颇受非议,认为对于启蒙儿童来说这些字太深。后来梁实秋为商务印书馆主编教科书时,特地邀请一位当时批评最激烈的学者撰写,并且预支了稿费。一个月后,那位老先生把稿费退回来,说实在编不下去,梁实秋只好另找他人,最后定为“去,去,去上学”。

  为什么把“来”改成“去”呢?许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毫无必要,但是细细琢磨便可领会其中的妙处。这一字之改,把原来由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召唤,改为家长对孩子的主动催促和学生自己对读书的一种自觉追求,包含着父辈对子孙的希冀,又唤起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实在是神来之笔。

  多个版本“第一课”

  彰显鲜明时代特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文”随之更名为“语文”,国家在出版总署设立编审局,集中了老解放区和原开明书店的部分编辑人员,负责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工作。1950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主要从事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编写和出版,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兼任社长和总编辑。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语文教材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歌颂党和领袖为主。第一套小学教材中第一篇课文内容是这样的:“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当时还处于新旧交接时期,教材形式上还保留着旧的特色,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竖行排版方式,印刷也为繁体字。1950年代末,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第一篇则是这种风格:“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解散,全国各地自行编写了各种各样的“革命教材”,但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课大部分都是“毛主席万岁”。

  “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课变成了“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重现轻快文字

  第一课学诗词

  进入1980年代后,国家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政治宣教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明显减少,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显著增多,小学语文重现了久违的轻快文字。这个时期的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课主要以识字为主,内容是“比大小多少,前后左右”。

  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出版。这是人教版第八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第一课是:“人民大会堂,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199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国家教委刚刚颁布的教学大纲重新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前后共使用了十几年,第一课是“我是中国人”。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教社编辑出版的第十套教材,2001年启用。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是北宋哲学家邵雍的一首启蒙诗,十个数字连成一首诗,趣味盎然:“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谭秋)

And if that’s not enough, why not take a trip help for homework homeworkhelper.net/ to cork opera house or sample some more appetizing local foods at the famous english market

为“改变”而教

——“美国年度教师中国行”上海站演讲摘录
主题:“你的教学改变世界”
  丽贝卡•米沃基(美国2012年年度国家教师)
    我对学生的相信是无底限的。
  我相信很多老师很好奇一个问题,我是如何作为全国最优秀的老师被挑选出来的?
  答案是:其实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挑选出最好的老师。但是,我所具有的这些素质是所有好老师都应该具备的。
  首先我有非常坚定地教育学生的热情,我对学生的未来是无底限的绝对相信的,我对于我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是充满渴望的,我对我学生的未来也都充满希望,并且我有坚定的信念,相信我所教出来的学生有一天一定会改变这个国家和世界。我们现在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他们未来都可能是这个国家,包括这个世界的领导者。所以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会走进我的教室,去努力把我该教的东西教好。这就是为什么我被选为国家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个教师,你除了要教课本的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变得优雅,变成品行良好的人。我们作为老师是有责任让学生变得更好的,因为这些学生,因为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代人都是未来的接班人。
  我也希望给大家分享两点:一是请老师们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谁。不管在座老师信或者不信,你都要记住,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他的光芒,是他的英雄,他会一直放在脑海里。
  二是作为一个老师,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因为一旦你停止学习了,你就会变成一个无法呼吸的雕塑,而不是一个别人来学习你的老师。你们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那股可以改变他们人生的力量。我们做老师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因为我们有能力去教学生,有能力去改变世界。
【关于丽贝卡•米沃基】
丽贝卡•米沃基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路德伯班克中学。在她看来,作为教师,要始终充满激情,保持好奇心,设置高期待。要知道,可能在你全然不知的某一刻,某个孩子的潜能已被你点亮。
    她会用一些小技巧让课堂变得刺激而有趣。比如,将班上学生的姓名做成一副扑克牌,抽到谁就由谁来回答某个问题或者朗读某篇文章;她的讲台上放着一个旅馆服务铃铛,回答正确的学生就会听到“叮铃”一声;学生一边做课堂作业,一边还能欣赏到从她的iPod里播放的美妙音乐;她很爱讲自己家乡的故事,学生们也很爱听……
    她善于用爱和孩子们建立亲密关系。这要归功于她对“联系”(connection)的重视。丽贝卡•米沃基说:“刚做教师时,我急切地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几年后,我意识到,教书最重要的不是学科层面的东西,而是用爱与孩子们建立起一种联系、一种亲密的关系。”
    丽贝卡•米沃基还非常注重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她每周会给家长们寄去备忘录,以告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她还为班级建立了Facebook账户,并随时保持更新,方便家长查阅相关信息。
    因为对学生及其家庭背景相当了解,丽贝卡•米沃基能准确判断学生情绪变化的态势,以及他们能力的极限,同时也很清楚和每一个学生开玩笑,可以开到什么程度。“只要老师们愿意变得有创造力、变得有趣,和孩子们建立联系,并乐于尝试所有有益的新技术,课堂就会成为学习和创新的乐园。”她说。
主题:“每一天都有意义:通过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朱莉•波义耳(美国罗德岛州2012年年度教师)
  我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发展型评估,以及如何通过发展型评估让学生有提高,并且通过对发展型思评估思考,让学校变成一个更强大的学校,让老师变成更强大的老师。
  在不久的过去,我们做教育非常倾向于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而发展型评估或形成性评价就是我们在学生的发展中,给其不断地评估。形成性评估是一种活的、不断演变的东西,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现状有了深刻理解之后不断改变的过程。
  大家知道,如果我们只采用我们总结性评估的话,那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学生的问题,再改变就已经太晚了。形成性评估就是不断地去发现学生的问题,不断地帮他们做改变,这就是形成性评估优越的地方。
  学生放下手里的枪 拿起了课本
  我多年前有个学生叫JOSH,他来自非常偏远贫穷的地方,家庭环境也非常糟糕,还参加帮派活动。他的叔叔把他送到我们学校,是希望最后拯救他一下。当时JOSH刚到我班级时,他有这些标签:有读写能力,有阅读能力,但读写能力比同龄人整整低了五个年级。
  有一天,我们做一个写作练习, JOSH的故事非常有意思,是关于儿童英雄的故事。当时我们所有学生听了以后都非常喜欢他的故事,为了表示对他的鼓励,我们数一二三一起拍手(也许在座的老师可以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我对JOSH说,这个故事非常好,你可以课后找我,我们一起修改给出版商发表出来。我们做了很大努力把这个故事发送给了出版商。如果这是发生在好莱坞的荧幕上,他应该是获得了大奖——但是在现实中他没有得到任何的奖项,也没有出版商回应他。但成功的一点是,JOSH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开始用功学习了。JOSH也把我这个老师当做了他学习联盟的一员。
  正是通过形成性评估这样不断地交流,才能把他发展成一个更好的学生,然后让他成功地毕业。从此以后,JOSH也一点点开始展现出了自己的领导能力。目前JOSH是一个造型理发师,晚上参加社区大学继续学业。后来他在我班级演讲的最后这样说:你们一定要听朱莉.利玛.波义耳老师的话,正是因为她,我才放下了手里的枪,拿起了课本。
  其实关于形成性评估有很多不同的工具以及策略,虽然听上去都是非常简单的,但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JOSH的例子就要用适合他的一些方法来做。
  拿起笔和纸 观察你的学生
  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仔细观察学生,而不是猜测这个学生是什么样的人。你还要记下笔记,这样可以避免妄下论断。
  另外,老师也一定要跟学生讨论和交流,可以是一些口头的调研报告,也可以是面谈。比如一个学生在阅读上有障碍的话,我可能会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让你想要放弃阅读,这也是形成性评估的策略,那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
  老师一定要努力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要往哪个学习的目标走,并要做学习上的自我监督者。我们要打开一扇自由进出的门,让他们有自我监督和循环过程,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自己通过检验自己的作业、学习方法去反思自己现有的学习状态。同时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不断地跟我们周围的同事去交流,去看看他们对于学生的印象,他们对不同学生的理解,才能去对不同的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不同的学生有更好地规划。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个性不同,背景不同,要通过形成性评估来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作出不同的教学方针政策。正是因为我们的观察才可以保证我们不断地提供教学工作。
【关于朱莉•波义耳】
朱莉戴的一个手环上写着“Ancora Imparo”,意思是“我仍在学习”。她以每天作为一个教育者努力学习和发展的行为诠释着这句话。秉持“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朱莉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可以一生受用的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她让一个孩子放下了手枪、捧起了书本。她说:“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清晰可见的足迹。学生带着我们直接或间接传授的想法、技能走向他们的未来。同样地,学生也把他们的足迹留在我们身上。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一天天变得更好,因为我教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 
    我最喜欢听学生讲这样一句话:“我很好奇……”当一个学生有好奇心时,他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去解决一个问题,去改良一个系统或者一样产品。这样的学生都是极好的学习者。而每当学生对什么东西感到好奇的时候,作为教师,我的工作就是协助和指导他们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这些协助和指导包括: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主题和内容、细心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以确保不偏离学习目标、及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情况反馈,等等。这样,学生就能自由自在、充满干劲地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东西。
  
主题:“培养具备21世纪技能的终身学习者”
  戴安•斯莫克罗维斯基(美国堪萨斯州2013年年度教师)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关于21世纪的学生应该有哪些技能。首先创造性,然后交流技能,合作技能以及辩证思考能力,对于新事物的渴望认知,还有就是对于新科技的掌握。
  我今天要讲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是不同课程的,是给不同年龄的学生上的,但是都是给21世纪课堂所上的课。
  故事一:动物玩具环游世界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动物玩具去参观全球社区帮手的项目。这个课程是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的,他们大概的年龄是5~6岁的样子。我们用一些不同的玩具打扮成不同的角色,在五大洲做“巡回”。这个项目我们是用来考验学生想问题的。
  学生问:全世界各地的社区帮手他们所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是不是我们堪萨斯州警察穿的制服和中国警察穿的制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小动物们一个个传递到下一个教师,一直传递到不同的国家。这个项目一共进行了9周,在这9周里面这些小动物去拜访了不同的国家,这些动物有两项任务要完成。
  第一项工作是在当地的学生中间去展开我们一些文体教育,并且跟当地的学生变成好朋友;第二项工作就是要去搜寻出来在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这些大使们要去调查的东西非常多,包括天气、文化还有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我们告诉这些大使们,你们每到一个国家要拍五张照片,第一个是警察的照片,然后我们的学生就发现原来全世界的警察都是穿蓝色制服的;那全世界的消防员又是穿什么样衣服呢?学生注意到消防员的衣服上都有反光条。那医务人员全球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就收集到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捷克的医务人员照片,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医务人员的服装种类非常多。
  我们给大使派的任务中四张照片是选定的,第五张照片是由当地学生自己去选择拍摄的。在这里大家要注意一点,所谓的21世纪学生所要具有的第一条技能是要懂得去选择,做决定。
  故事二:四条线的魔法
  第二个故事,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做“四条线的魔法”,是给二年级的学生做的,他们的年龄层差不多在7~8岁的样子。
  我会给学生发上纸和笔,上面有四条线,我会让他们用这些线组成不同的图片。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可以让学生们展示语言并不会成为一个沟通的障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这个项目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展示他们的知识。
  看到学生的作品,我对他们的创造力感到非常惊讶。后来我们也建立了一个网站,让所有学生可以把作品上传。
  这个项目其实也是很好地展示了21世纪的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的技能以及生产力。我们再次看到,科学技术在这个项目中其实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最重要的部分是我们如何来完成这份工作,然后把这项东西跟全世界的人分享。
  故事三:我们都是海盗?
  这是给八年级学生做的项目,我们针对的学生是13~14岁左右的年龄,我的学生在读了罗伯特的《金银岛》之后,我就被他们提问现实生活中哪些部分和书里面讲的是共通的?要知道在21世纪技能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项是,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真正一些生活中的东西结合起来。
  《金银岛》是关于海盗的故事,我就让学生去调查知识产权法有关的东西。我们是如何展开这项调查的?
  首先我们先通过上网搜寻,但是网上那些术语都是非常艰涩的,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应该怎么去继续学习呢?一定要找到一个办法,是学生们可以自己去搜寻这些东西的,这些他们能搜寻到的东西又是他们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就找了专家通过视频电话来沟通。
  我们一共找了16位跟知识产权和版权方面有关的专家进行了一个视频会议,他们有的是音乐方面的专家,有的是网络视频方面,有的甚至是联邦调查局的人。一个美国电影协会的CEO告诉我们,其实这个电影盗版的问题不仅仅是在美国有的,这是全世界共有的问题。
  可能会有老师问,像这样重级别的专家我是如何找到的,我又是如何能做成这样一个视频会议的?
  第一步是上网搜索,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适合来回答这些问题的人。通常网站上有一条就是“联系我们”,找到电话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让学生去准备一个非常简单有力的可以说服对方的稿子,我们可以通过邮件或者直接通过电话说服对方。学生们每次在打出这个电话或者是发出这个邮件之前,一定要把这篇东西编辑好,又清楚,又简短。
  到了第三步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步了,当学生们都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我就会把我电脑上面的音响线插在我手机上面,然后把音响和手机相连,这样我打电话的时候,整个教室都可以听到对话。然后我们拨打电话之后会自我介绍和介绍我的学生,我开了这个头之后就会把电话给我的学生们。所以学生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说服这些专家,我是不会做这部分工作的,一定要学生自己来做,正是这样一些尝试,打开了他们的世界,也是带领他们有了一个领导能力的锻炼。
  这个项目我们一共进行了差不多十周的样子,通过这十周的调查报告,我的学生们会通过一个网站向世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所有的工作都是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大家在这里看到学生们自己本身的力量了吧?
  通过我的故事,不知道在座老师有哪些心得体会?
  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学生的创造力很重要,创造力对于21世纪的课堂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学生一定要通过合作才能创造出一些非常新的,而且非常有意思,了不起的东西;
  第三点:我们需要合理地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去帮助、增强我们的学习,而不是让科技主导我们的生活;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着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科技来主导我们的生活。
   【关于戴安•斯莫克罗维斯基】
作为一名教师,戴安信奉一种基于项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帮助学生锻炼沟通、策划、研究和项目执行等技能的课堂。她希望学生建立起一种对文学、沟通和技术的热爱,但同时了解如何用这种爱和激情助推自己和社区的未来。
    她说:“我希望学生了解,通过富有想象力、强有力的动词和劝服技巧,可以改变别人的看法。这样学生就能与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交流,还能在公众场合演讲。在每一个项目中,我都极力展现这样一种期望:希望他们能打破教室的墙壁,发出声音。”
    技术能帮助戴安实现目标,但不只是偶尔用Skype打打电话。但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推动她前进的动力不是技术,而是要让人们看到“自家后院”以外世界的愿望。
    在成为教师之前,戴安曾在迪斯尼乐园工作过,那里绝对是一个世界级的熔炉。这个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女孩被各种各样的游客迷住了——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看法。
    到了开始教师生涯的时候,戴安的想法就很清晰了:她希望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力。
    为世界和平奋斗可能是一个白日梦,但在戴安看来,这仍然是一个很合理的目标。她说:“我教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教什么,都必须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
    除了教学之外,戴安和堪萨斯州乃至全美的其他教师合作,帮助他们以一种提升教学效能的方式来运用技术。她以教学技术培训者的身份,为安多佛学区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并为全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师培训21世纪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和技术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主题:“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培养21世纪技能”
  贾斯汀•埃塞克•明凯(美国阿克色州2007年年度教师)
    我今天会用一个故事来开头。
  有一天我在教室的走廊里,看到一个五岁的新生迷路了。这个孩子看上去非常紧张无助,一直到她看到了我。她展开笑颜,情不自禁地张开双手给了我一个拥抱。
  我之后就想了一下这个事儿:这个学生并不认识我,她只知道我是一个老师,所以,在这个学生的印象中,老师是一个在迷失的时候可以去信赖的人。
  这也是我认为做教师这项职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让我们成为学生所信任的人,学生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的信任,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去领着这份信任把他们教好。
  孩子们教会我的事情
  我所来自的阿肯色州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我的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移民,他们大都家境贫困。
  我班上一个小朋友在一个写作比赛中得了十美金的奖金,我问他准备买什么。我当时心想他一定会买一些电子游戏之类,但他告诉我,要把钱带回家给妈妈买食物。所以我所教的学生就是像他这样的,不仅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很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很好的心。
  虽然说我们是教学生的,但学生也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MELISS就教会了我勇气。这个小女孩家境很差,家里只有一本书,母亲是个文盲。当她的年龄应该读18级阅读水平的时候,她实际的水平只有4级。她非常非常努力,用一年时间做完了两年的阅读训练,达到了28级的阅读水平。后来我问她如何在阅读上有这么大的提高?她说,老师,这可都是靠你给我的书啊!现在我们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了,原来一到晚上我们都看电视,现在都是读书。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一个学生不应该是一个有待去装满的杯子,而是一盏有待于点亮的灯。老师应该去点亮他们的好奇心,去点亮他们的智慧。
  我教孩子们的事情
  在过去,一个铜匠只要把一些技能教给他儿子,他儿子就不愁吃饭了;但我们现在教的这些小朋友,他们到2030年会毕业,那时候我不知道有什么新的工作会被创造出来,是不是有新的工作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我的朋友斯蒂文在硅谷工作,我问他现代科技发展这么快,我到底该给现在的7~8岁的孩子教些什么?他告诉我,你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新鲜事物。
  那我们到底要教些什么?创新、合作以及批判性思维,这三项21世纪的新技能直到2030年也是适用的,这些特点是永远有用的。
  我举两个例子来向大家展示一下我是如何通过一些小项目来帮学生开创创造力的。
  在一个项目里,每个小组四个人来组成一个公司,不同的公司可以创造不同的东西。其中两家公司要生产的同一样产品,就是玩具苹果手机,这两家公司相互之间就要偷偷去询价,为了查询到对方的东西,还会用不同的工具。到了交易那天,他们出售产品,计算收益率。借此他们会学到不同的技能,比如数学,简单的科学技能,另外,他们也学到了“高投入失败”。这种情况我解释一下,就是当你非常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却还是失败了。
  我们一共有六家公司,其中只有四个公司是赚钱的。但是不管赚钱与否,他们都会对自己这次的买卖进行反思,然后看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争取在下次做得更好。
  第二个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例子是工程学课,我让大家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做一些小的楼。我的父亲的工作就是建造大楼,他说建一幢楼有一千种方法,所以我们就要给学生更多的练习,让他们去找到一千个答案,而不只是一个正确答案。
  另外一个我非常喜欢的项目是给小熊玩具设计一个降落伞。所有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来进行降落伞的设计。有的人在失败的时候非常沮丧,但是他们最后还是会找到一个方法来解决问题。做出产品后,他们会进行测试,有时候测试会非常失败,学生就会不断地进行改进。最后我们来到室外进行实验,如果谁的降落伞降落的时候越轻,他的小熊就可以活下来,并且得到降落伞承包商的合同。学生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数学、几何学等,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团队工作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
【关于贾斯汀·埃塞克·明凯】
贾斯汀·埃塞克·明凯,现任教于美国阿肯色州斯普林代尔的琼斯小学。作为一名教师,他认为教育不是去填满一个个杯子,而是去点亮一盏盏灯,点亮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智慧。通过他的引导,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说:优秀的教师能够发现每个孩子梦想着怎样的生活,然后帮助他们将来能过上自己所梦想的生活。在这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师能够帮助每一个孩子拓展在真实世界里的选择机会——介绍一本新书,学生将来可能会读到;介绍一个国家,学生将来可能会去到;介绍一门语言,学生将来可能会说到;介绍一个职业,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介绍一位英雄人物,学生可能会以其为榜样……这样的老师能帮助学生选择一条他们将来可能要走的路。而当学生作出选择后,教师更会鼓励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贾斯汀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了要“教给孩子Ipad做不到的事”,要“让教师成为学生信任的人”,要“为成功而教”。
    贾斯汀认为,美国课堂的焦点应该转移到创造性、高阶思维、应用问题解决,以及“21 世纪技能”,包括合作、创新以及批判性思维上,必须确保学生真正地在这个国家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在这里生存。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向学生和你自己的孩子教授最重要的能力?如何帮助其他教师学会培养学生 21 世纪技能的技能?
    贾斯汀认为,有 3 种方法可以促成这种转变:设计的问题应该有成千上万种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教授非认知性技能,比如毅力、目标设定和合作;建立测量真正重要的元素的评价体系。

Because of this, your photograph will be taken as if the device is in portrait https://spyappsinsider.com orientation

诺贝尔奖与教育之道

  当本该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的假期被没完没了的功课所填满,当学校一心想着如何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我们不仅失去了当下的诺贝尔奖,也失去了未来的诺贝尔奖。

  本周最吸引眼球的事件,莫过于诺贝尔奖的陆续揭晓。

  尽管评奖标准、获奖人选受到不同程度的争议,但诺贝尔奖的意义在于向科学家致敬,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的得失。

  谈及为何走上科学之路,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应该说,对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从兴趣出发追问“为什么”,是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对而言,我国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对学生兴趣的尊重、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还远远不够,甚至在不同程度地忽视、抹杀了他们的好奇心。中国新闻网就报道了“十一”假期新疆乌鲁木齐中小学生忙于补课的现状。记者在该市某中学了解到,今年“十一”黄金周学校1、2、3日以及5日(古尔邦节)放假,其他时间部分班级正常上课。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也报道了多地学校利用假期大肆补课,学生的假日截止到10月3日。

  当本该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的假期被没完没了的功课所填满,当孩子走进大自然和探索世界的权利被剥夺,当学校一心想着如何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我们不仅失去了当下的诺贝尔奖,也失去了未来的诺贝尔奖。

  或许获得诺贝尔奖不能说明一切,但撇开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类的进步不谈,诺贝尔奖这颗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恰恰是对个人成就的极好认可,是个人之于世界的价值的生动体现。这也反映着教育的目的所在,即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成就人以及成就幸福的人。

  我们真的需要停下来反思,是否走在正确的教育方向上,是否在育人的道路上南辕北辙。

  近日,近百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汇集到北京某早教公司门口,只见大门紧锁,人去楼空,这些家长为孩子预购的早教课程打了水漂。市民侯女士表示,“还有80个课时,孩子突然就没法上了,我交的1万块钱学费也拿不到。”损失大笔学费固然让人同情,但笔者疑惑的是,让孩子参加那么多学时的课程真的有必要吗?家长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还是越俎代庖,粗暴地包办了孩子的童年?

  从现实来看,还是以后者居多。过于急切的拔苗助长之心,过于功利的望子成龙期待,使许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去塑造“天才儿童”,去培养“时代精英”。殊不知,真正的天才和科学巨匠,没有一个是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从早教机构、从补习班里走出来的,他们更多的是在充满乐趣的探险与阅读中享受童年,一直未停止内心的思考与发问。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把一群孩子都培养成精英,不是鼓励相互竞争。有人指出,现在的学生们太相信成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知道生活并不应该是一架通向成功的梯子。生活不是这样清晰而直接的,它更像是一片夜里的森林,为了走出森林只能一起合作,并从合作之中体味生活的意义。这才是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学校和家庭最应去塑造、去培养孩子的着力点,才是一个人最应具备的品质。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和家庭背离了教育的本原,过早让孩子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成为所谓的精英。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曾说过:“当你以就业、挣钱为价值观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很失败。连我培养的最好的学生都说,‘老板,我毕业后想去金融公司。’如果所有的精英都往就业方向走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国家会出问题。”

  而走上教育的正道,不妨循着诺贝尔奖获得者走过的足迹,一窥真正的教育的源头。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所以,成就孩子,不妨从守护童年、从呵护那颗好奇心开始。

In dieser, aufs biologische rekurrierenden, reinform gibts den rassimus nach seiner modernisierung zum www.best-ghostwriter.com/ kulturrassismus nun wirklich nicht me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