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强虎爸:两个子女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

教育是拼爹的。三个子女,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其余的也是非富即贵。作为父亲,百年来无人出其右。

一次记者会上,记者问法国作家大仲马:“在您所有的作品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大仲马想起了前不久凭着《茶花女》名噪一时的小仲马,温情地说:


“我最满意的作品不是我的成就,是我的儿子,小仲马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


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成功之处一定不是他的事业,而是他对于孩子的培养。


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宋耀如,他一定也会是一样的答案。


看看宋耀如的子女:


宋子文 —— 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相当于现在中国国务院总理;


宋美龄 ——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在政府内也多有兼职;


宋庆龄 —— 中华民国“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再看女婿:


孔祥熙 —— 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相当于现在中国国务院总理;


孙中山 —— 中华民国缔造者,大总统;


蒋介石 —— 中华民国总统,国民党老大。


用今天的话讲,三个子女,正国级(宋美龄相当于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其余的也是非富即贵。


作为父亲,百年来无人出其右,若不是世袭和封建王朝,全球还没有其他有三个正国级子女、三个正国级女婿的人,世人皆叹:“教子当如宋耀如。”

图为宋家全家福。前排:三子宋子安;二排左起:长女宋霭龄、长子宋子文、次女宋庆龄;后排左起:次子宋子良、父亲宋耀如、母亲倪桂珍、三女宋美龄。


成为自己,是最大的成功


在电影《宋家王朝》里面有一个片段,当宋耀如得知自己的女儿宋庆龄要和孙中山结婚的时候,怒不可遏:“我的女儿居然跟我的朋友谈起恋爱来了?!不可以!”


宋庆龄迎着宋耀如鼻尖回呛:“为什么不可以?!”


宋耀如:“什么为什么不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这根本不是什么爱情,这仅仅只是偶像崇拜,知道吗?”


宋庆龄气得喷火:“我不跟你谈了,我明天回日本,叫逸仙(孙中山)来跟你谈。”


宋耀如:“我不跟他谈,也不准你去日本!”


宋庆龄:“我一定要回去,他在等我!”


宋耀如气得毛须发颤:“不准!我不准你去!”


宋耀如把宋庆龄锁在房间,让她不能自由活动,晚上,趁着月夜,宋庆龄居然从二楼阳台顺着水管爬了下来,私奔到日本,同孙中山结了婚。


气得宋耀如半死。


《宋家王朝》剧照:孙中山与宋庆龄


宋美龄写信给宋庆龄:“二姐,我完全支持你的行动,即使家人都反对,我也支持你的行动;私奔,多浪漫的行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国,自己创造也好,人家送的也好。”


事实上,宋氏三姐妹,没有一个是善茬,温柔漂亮,刚毅独立,敢想敢干,旁若无人。自己认准的事情,全宇宙都要让道。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事,宋耀如坚决反对,宋庆龄就敢和孙中山私奔;后来,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爱情,宋庆龄宋子文都一力反对,宋美龄不管不顾,硬是嫁给了蒋介石。


“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自己;人生也只有一种成功,也是成为自己。”


而成为自己的人,是不会失败的。


宋庆龄成了中华民国的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国家主席;宋美龄是威名赫赫的“第一夫人”。


宋氏姐妹如此刚烈坚毅的作风,也是源自宋耀如的影响。


教育学家孙晓云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你自己的人生。”


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生活;你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生活。


1940年,蒋介石与宋氏三姐妹


宋耀如原名韩教准,1863年出生于海南文昌。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人,19世纪的文昌,穷乡僻壤,当地很多人都出海去谋生,往美国、欧洲、东南亚走,韩教准一早就跟着舅舅到美国去了,东闯西荡,最后在波士顿的一个茶叶店当学徒。


有一天店里来了两个中国留学生,韩教准便和他们攀谈起来,一来二去,聊得很熟。两个留学生发现,韩教准虽然没有怎么念过书,但脑瓜子灵活,视野格局皆在上品。


于是他们怂恿韩教准去念书。


“去念书吧,不要在这里当什么学徒了,没出息;念了书,你以后一定能成功立业扬名万世!”


韩教准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心动了。


“谁甘心一辈子在这里当个小学徒啊!”


他决定去念书。跟舅舅讲。舅舅一听,恼了:“念什么书啊?念书有出息吗?不许去,就在这里当个学徒!以后继承我的家业。”


那个时候,韩教准已经过继给他舅舅当儿子了,取名宋耀如。


“可是我想去。”韩教准说。


“不许去!”舅舅斩钉截铁。


要么听舅舅的话,安心在这里当个学徒;要么不管不顾,听从自己的内心,一定去读书。


怎么选?


十四五岁的韩教准一筹莫展,这是在美国,他举目无亲,身无分文。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要去读书,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人要有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这种勇气是你唯一武器。”


于是,在某一个夜晚,韩教准消失了,离家出走。


仿佛日后为了爱情离家出走的宋庆龄。

宋耀如青年时代的照片


后来,他遇到查理 · 琼斯和卡尔将军,这两位都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也正是这一次离家出走,成就了韩教准打造宋家王朝的基础。


顾城说:“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会永远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


这条路,就是归心之路,成就自己的道路。


韩教准未必知道离家出走会遇到这些贵人,但他明白,留下来,就注定只是一个学徒。


所以他走了。


“认真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无须在乎别人的看法,重要的是,成为你自己。”


这是韩教准给他子女们最成功的教育资源。



宋耀如

气质来源于你的才情,而不是外表


宋氏三姐妹,出类拔萃,当然有看脸的一面,但能长期活跃在中国政界商界顶层圈子里,更重要的,是才情。


宋蔼龄是宋氏三姐妹中最低调的一个,但她其实是宋美龄心目中最有“才干”的人,宋美龄像崇拜英雄一样崇拜着宋蔼龄。


“我姐姐比我更独立,更敏锐,她是一位真正杰出的女性,善于交际,一直都是社交领袖。她是我们家里人中最有才干的,非常机智、快活、富有活力。”


宋蔼龄早在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留学时,就展示了自己非凡的社交能力,本来,校长格里还担心这位来自中国小姑娘能否融入陌生的美国环境,为此,学校不仅安排她作为预科生注册,还让她第一年住在了校长家里。


结果,宋蔼龄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在用餐礼仪、衣着上完全融入了美国环境,与此同时,她也保持着看中文书籍的习惯。


于是,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宋蔼龄用一口流利的英文,给美国同学讲述古老的中国故事,——她不仅英文极佳,对中国历史文化也了然于心。


每一个有文化积淀的人,都有着非凡的魅力。


宋霭龄


近代百年,中国羸弱,来上海的外国人个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非常嚣张,经常对中国人骂脏话,更甚者拳打脚踢,清朝政府无力管辖,这帮人就更是得寸进尺。


导致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怕外国人,站在一起,还没开口,心理上、气势上先矮了半截。


但宋氏三姐妹没有。


同时,传统“重男轻女”的理念尚未开化,女子地位天然低一桩,在男人面前低声下气,宋氏三姐妹一样没有,今天提到宋家王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宋氏姐妹,而并非宋子文。这几个姑娘,远比宋子文出色。


这也是宋耀如教育的结果。

宋耀如把房子建在上海郊区,除了想给孩子们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想让孩子们看到上海的乱象,接触到那些地痞流氓,尤其是洋人气焰嚣张,和中国人自卑自愧的氛围。


宋耀如早年在美国漂泊时,他就没少受美国人的欺负,故深知,培养子女在外国人面前的自信有多么重要。


他刻意隔开孩子们和外国人的距离,营造平等而自由的童年环境,后来,当宋蔼龄看到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时,并没有觉得习以为常,而是惊呼:“中国人怎么可以这样唯唯诺诺。”


自信之气场当下立现。


男女方面,宋耀如坚持男女平等,妻子倪桂珍也很支持。


“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公民。”


后来,宋耀如把宋蔼龄送出国留学,可谓是破天荒之举。当时富贵人家送孩子出国的人不少,但把女孩子送出去,却是闻所未闻。


“有那个闲钱,还不如留着置办嫁妆。”


但宋耀如不这么看:“让女儿学女红不是为了将来能嫁人,而是为了培养他们心灵手巧的能力。出国去看看这个世界,对女孩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于是年仅14岁的宋蔼龄,便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日后宋美龄出国读书时,更是不到10岁。


“爸爸要你们到美国去,是为了将你们造就成为不平凡的人。”


在宋耀如心中,不平凡不分男女。

从左至右分别为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


始终如一的平等教育,让宋氏三姐妹从小便有自信,在外国人面前的自信,在男人面前的自信,在那个时代,她们就仿佛莲花,当别的女人还活在重男轻女的泥淖里时,她们已经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开始绽放了。


宋耀如也尤为重视价值教育,能鼓励的绝不忽略,能认真的绝不敷衍。


倪桂珍经常会让孩子们创作,每一份创作宋耀如都会认真看,一一点评,很少敷衍了事,有一次,宋庆龄写了一幅书法,给宋耀如看,宋耀如看得极为认真,从笔锋、布局各方面进行点评,最后说了一句:“他日,郗璿亦可逮。”


郗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精于笔法,人称“女中笔仙”。


宋庆龄听到这个评价,高兴坏了,“从此,我决定坚持练习书法,笔耕不辍。”


宋耀如还在客厅专门开辟了一堵墙,把女儿们的毛笔字、英语作文和画作张贴出来,客人来了,便让孩子们自己介绍作品,发表演讲。


兴致来了,还在家里举办辩论会和演讲会。故而宋氏三姐妹,再加上宋子文,无一例外,都是演讲高手,口才了得。


宋美龄刚上初中不久,就已经会用双语演讲,毫不怯场。


幼时,有些口吃的宋子文,上学时,也是口若悬河。


1898年,宋耀如为了锻炼孩子们的笔力,办了一份《上海儿童报》,是一份英文的打字小报,所有的文章都有孩子们完成,找人打字,然后印刷出来,后来连打字也由他们自己完成。


“价值教育”便成了宋耀如教育理念的一大特色,技能、才干对于孩子们当然重要,但让他们明白,无论你们做什么,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一定都会有价值,这更重要。


多数人的迷茫,是因为价值迷失,不知道自己活在世上,所作所为有何价值,宋耀如从小便肯定孩子们所作所为的价值,明白无误地传递一种挂念:


“孩子,你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你的价值,举世无双。”

从左至右分别为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


不能说宋耀如的教育没有目的性,他的目的是为了救国救命。


“一百个孩子里面,只要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害怕不能得救?”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风云飘摇,从结果来看,宋氏三姐妹和宋子文虽然人生走向不尽然相同,但都取得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成就,自信独立,追求理想与信仰,气质超凡脱俗,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也是宋耀如教育的基石。


当然你可以说,宋耀如是一方巨富,自然能给到孩子常人所不能给到的资源。


但抛开背景资源不谈,让孩子成为自己,给孩子尽可能自然、包容、充满艺术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重视孩子创造的价值,坚信男女平等,这是大部分父母都可以做到的,也是宋耀如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

美好人生,从广发摆范儿卡开始!

在中国,
信用卡用户已经突破5亿张,
是深受欢迎的普惠金融服务
广发银行信用卡市场排名第一



* 摆范儿卡 *
开卡便捷:在线10分钟搞定,立马领取50元的大红包;
安心无忧:无年费,无后顾之忧;
真实额度:额度透明,消费理性;
信用成长:积累征信,增加信用;
支付灵活:可绑定支付宝、微信、云闪付、银联;
优惠多多:商户优惠多,积分有礼,省到赚到;
免息期:长达50天;



* 五步搞定 *
1、注册:扫码开始,3分钟搞定(了解注册流程)

2、审核:稍等5-10分钟即可;
3、激活:下载广发银行信用卡“发现精彩”APP激活;
4、反馈:复制卡号,截屏,微信发送给第一家教小伙伴;
扫一扫

5、领取红包:10分钟内,点击领取50元大红包。



* 活动简介 *

广发银行和第一家教网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2018年广发银行推出摆范卡信用卡,此信用卡是为上海在读大学生设计的虚拟信用卡。
倡导“我做主、我负责”的理性消费观念,开启大学生的信用人生。
具有消费计积分等功能服务,同时享有众多商户折扣优惠,给大学生更多个性选择,尽享摆范儿生活。


感谢你的厚爱和支持

前腾讯副总裁为女儿访遍英美名校,发现最核心、最重要的教育只教一件事

所谓英美名校只是做了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一旦学生拥有了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他人的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

吴军,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2002年,进入Google,是Google反作弊(Anti Spam)的创始人,参与创建Google中日韩搜索部门,是中日韩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05年起,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2010年离开Google,加盟腾讯,任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2012年8月离开腾讯,回到Google。


吴军申请了多项美国及国际专利,并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等畅销书。


与此同时,吴军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古典音乐迷,喜欢旅行和影视剧,偶尔会从事园艺,甚至做点木匠活。


因为女儿吴梦华申请大学的原因,吴军陪着女儿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包括牛津、剑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耶鲁、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宾夕法尼亚、约翰·霍普金斯、卫斯理学院、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这其中既有常春藤名校又有著名的文理学院。


考察过程中的发现、感触,加上吴军本人求学、从事教育的经历、思考,促使他写成了一本书《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并出版。

1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


吴军的弟弟吴子宁也是清华毕业,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工作后的十几年中,获得了14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目前是世界上一家很大的半导体公司的CTO。


于是,经常有人向吴军的父母求教育儿经,但吴军的爸妈并没有什么“秘笈”,给出的答案通常令人失望——全是中国家长早就知道、已经在做的那套,比如“教孩子好好读书”之类的。


吴军和弟弟也是很多年之后才想明白了爸妈的“教育秘方”。


吴军的父亲因为家境问题,没能上一个全日制的正式大学,只能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一门一门地补习大学课程。他学习了一辈子,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升为教授级研究员。


在吴军的印象里,父母晚上从不应酬,也不看什么电视,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现在,吴军的妈妈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吴军兄弟认为,父母的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让他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而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吴军看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1/4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了。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吴军和弟弟都把他们今日的成就归功于不断学习。回顾过去,他们发现中学、大学时期,有很多很有竞争力的同学,但到了博士毕业以后,还能坚持学新东西的人就不多了。“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2 、名校为啥奉行通识教育,因为它能让你有能量一直跑下去


吴军提到,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而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正如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在《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一书中所说的:“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和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而这,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美国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年薪,前10名,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和以商科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之外,其余清一色是理工大学,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但对比15年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以通识教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就挤进了前10,超越了以工科、商科为主的大学。收入虽然并不是衡量毕业生价值及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里,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三年级以后才选专业,而且只要选够36门课就可以毕业,不做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如果在耶鲁上学,却没学到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


哈佛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职业专科”(Not Pre-professional),也就是说,一名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修很多这方面的课,但哈佛并没有一个所谓商业或金融的本科学位授予TA。


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会给大部分学生A,学校希望藉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


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即使在盛产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实行的也是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学科与宗教思想。


所以,很多美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本科毕业时只拿了一个或两个学位,却因为通识教育,擅长很多领域。书中,吴军举了他Google同事科恩博士的例子,科恩博士本科学习音乐,博士时改学电机工程,做了多年研究后,又跟同事一起创办了著名的语音识别公司Nuance,把公司卖掉后才进了Google,从Google退休后,又到乐队演奏去了(他平时的演奏一直没有中断)。这类例子在美国非常多,但在中国却很少见。


3 、教育就是“引出”,让热忱与兴趣适配、链接


促成吴军写书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的亚裔高中生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高中生,申请美国最优秀的高校正变得越来越难。吴军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或者说对教育的意义认知不同。


书中,吴军举了一个例子:1998年,著名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和美国一名新秀——15岁的高一学生塔拉·李宾斯基(Tera Lipinski)争夺奥运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决赛中,经验丰富的关颖珊因为紧张而失误,最后屈居亚军,李宾斯基毫无压力、正常发挥,获得了冠军。赛后,两人都接受了采访。李宾斯基说,我当时就想着转呀转呀,结果完全发挥了水平。关颖珊说,我想到了父母、奶奶……为了报答他们,我要好好发挥。


吴军认为,这两段话就折射出了中美教育的差异:亚裔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很多中国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但事实上,想进入哈佛这样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爱学习,有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同时有志于成为各学科最优秀的人士。哈佛希望网罗全世界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比如:马友友、林书豪、娜塔莉·波特曼(美国著名演员)等等,无论哪个领域的顶尖高中生,只要学习不太差,哈佛肯定录取。


正如吴军在书中所写,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后才刚刚开始。


在书中,吴军说,有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1、服务社会的意愿;2、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程度。这两点其实都提供了一种东西:热忱。


还记得《虎妈战歌》中的“虎妈”蔡美儿吗?她成功地将女儿索菲亚送进了哈佛,索菲亚毕业之后决定参军,蔡美儿也十分支持女儿服务社会的想法。


事实上,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以相当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适配的方向和兴趣。


美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元化,一些在亚裔眼里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如:新闻记者(美国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收入很低)、低级地方官(收入也很低)、卫生、工会、参军,恰恰是很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每年都会有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演讲,有一年学校邀请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引起了很多争议,连当时的纽约市长都不太乐意。哥伦比亚大学为什么坚持这么做呢?因为学校认为要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日的世界领袖,就应该让年轻人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倾听不同的声音。


耶鲁大学是美国大学中最崇尚自由的学校,越战期间,很多年轻人因为反战而逃兵役,美国政府要求各大学不收这些学生,但耶鲁大学以学术特权为名坚决抵制政府的要求,于是,耶鲁有了一位逃避越战兵役的总统——克林顿。耶鲁很清楚自己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不能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


所以,其实,所谓英美名校只是做了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一旦学生拥有了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他人的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

本文初始来源:彩色斑马(ID:colourfulzebra)

Apple still sells millions of ipods every quarter, but there’s phone spy app free of topspyingapps.com/ nothing exciting about ipods any more, unless you consider gradual miniaturization to be exc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