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学院
 
学院首页 > 学习研讨 > 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策略
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策略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0.03.26  浏览量:13713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前任书记在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教学,就不能再是以前传授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而应该是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初步探索。 
  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动机,训练学生创造思维。例如《火烧云》一课教学中,针对文中火烧云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火烧云的变化,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最后大家一致赞扬一名同学用手滚动的方法来演示火烧云升上天空最为贴切。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极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应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愿生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在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的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意思,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为今后的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又使学生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二、引疑、求异,诱发创新。

  (一)鼓励质疑,培养创新。创新思维来自质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新教育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思考、解疑。在教 >一课时,可采用课堂辩论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学生质疑,归纳以下有争议的问题辩论:1、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2、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出胜负?这两个问题是需要列出一系列依据的,学生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二)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我们经常教育学生,看事物时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一个善教者正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有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当学生看到录象上曹军的残败情景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曹操的士兵,你应该怎样读曹军残败这段?假如你是周瑜的士兵,你又该怎样读呢?前者伤心万分,后者喜不自胜,两种不同的感情,标志着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三、鼓励学生驳问,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生天生爱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根据自己有的知识经验,针对问题去寻找一

  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对教师大胆提出疑问。对此,教师首先要热情鼓励他们的独到见解,并随机指导。《落花生》一课,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个学生认为,课文中用桃子等物与花生作对比好象不合适,它们同样有用,只是用处不同而已,桃子外表好看也有用,他觉得桃子等物比花生更可爱。学生观点独到,但与教师的思想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的独特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严重受阻。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就会感受自己思维创新的成功,而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射。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有可能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欣赏的角度,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 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你就想出来了,真了不起”    这一声声的赞扬像股股暖流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利用语文教学这块有力的阵地,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造性,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