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学院
 
学院首页 > 学习研讨 > 别让电子保姆“绑架”了孩子
别让电子保姆“绑架”了孩子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7.08.16  浏览量:87698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网】【家教】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利用电子设备,能否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看待电子设备的视角,塑造着其使用电子媒介的习惯。

  每到暑假,许多孩子奔波于各种夏令营、补习班,也有一些孩子彻底“放羊”,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没有了学业压力和父母的直接监管,开始没日没夜地玩电子设备。

  从现实来看,不仅儿童触网现象越来越普遍,触网年龄也越来越低。有报告显示,90%的中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另有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一方面是孩子们电子设备不离手,一方面是父母与“小屏奴”们斗智斗勇。有人认为,对儿童上网要有“疏”有“堵”,笔者认为,说教意味过于浓厚的“疏”往往效果不佳,各种穷追猛打的“堵”可能适得其反。减少“小屏奴”的有效战略,不该局限于如何“疏”或“堵”上,而是让“大屏奴”们回心转意,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即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换句话说,与其专注于“疏”或“堵”,不如教会孩子了解更多与新媒介有关的知识,学会驾驭电子设备,而不是被电子媒介所驾驭。

  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方面,父母的作用远不只是监视,更多的是以身示范。对此,父母们还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自身使用电子媒介的不良习惯。客观而言,绝大多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甚至成了反面榜样。笔者在北京一所小学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71%的父母在家里几乎电子设备不离手,45.52%的父母经常看电子设备。而在指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方面,68.40%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完全是“自学成才”。

  从这种角度看,当前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寄望于教育专家们提供什么“妙招”限制“小屏奴”们沉迷电子设备,而是改变自身沉迷电子设备的不良习惯,掌握更多的媒介知识,进而指导孩子善用电子设备。这是因为,我国学校教育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出于重视不够、教师自身媒介素养不足、信息技术课流于形式等原因,孩子很难在学校获得科学驾驭电子媒介的能力。 

  这就需要家庭及时补位,让电子媒介与孩子来一次美丽的邂逅,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抱有偏见。本质上,电子设备不过是一种信息获取、制作、传播和交流的工具,是用来学习还是娱乐,全在于使用者本人。家长如何利用电子设备,能否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看待电子设备的视角,塑造着其使用电子媒介的习惯。暑假期间,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较长,正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好时机。亲子共同发现、学习、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使用电子设备的要义。

  作为未来在线学习的重要平台,电子设备势必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父母引导孩子多利用电子媒介学习,如针对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关注一些专家的微信公众号、博客,以及阅读电子书、听读英文绘本故事,或者从孩子爱玩网络游戏的特点入手,选择一些益智性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媒介素养,遵守网络伦理和规范。

  综观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固然也注重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但更多的力气是用在引导孩子科学利用网络和提高媒介驾驭能力上,并着力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网上优质资源助力学习和生活。例如,在美国的中小学课堂,课上的教学、课间的衔接、课外的复习等均已实现了信息化。家庭层面也非常注重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段与时长等,规则意识深入人心。这些都提醒我们,不仅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要尽快全面展开,父母的媒介观和媒介素养也要及时调整和提升。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