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学院
 
学院首页 > 素质教育 >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
作者:letsno1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3.07.18  浏览量:24395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推荐阅读】

     
 一、简述意志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 知、情、意(即认知、情感与意志)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 1、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3、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二、不良的意志品质有哪些表现

  一、 不良意志品质:盲从、独断

  盲从就是盲目地受到他人的暗示或影响,没有主见,不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往往是在得到别人的提示、建议或命令时才表现出其行为动机。独断就是盲目地拒绝他人的意见或劝告,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而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

  二、 不良意志品质:优柔寡断、草率决定  优柔寡断是指在需要作出决定时总是犹豫不决、产生无休止的动机冲突,执行决定的时候又踌躇不前、迟疑不决。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往往怀疑所作决定的正确性和决定实现的可能性。草率决定是指任何事情都不能坚持周密的思考,只凭一时冲动,仓促作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只是为了摆脱动机冲突,在确定目的和选择方法时产生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而不顾主客观条件和后果,以敷衍了事直至最后失败而告终。

  三、不良意志品质:任性、怯懦

  任性是指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任何约束;怯懦是指在行动时畏缩不前或惊惶失措。

  四、 不良意志品质:固执、动摇

  固执的人不能正视自己的行为灵活应变,而是“知错不认错”地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具有动摇性的人遇到困难时便怀疑预定目的,偶尔挫折便望而却步,做事见异思迁、虎头蛇尾。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行为观

  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1.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

  儿童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在他生活环境中对他接触最多的人的行为的模仿。模仿是儿童最早的学习方式:父母如何待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等行为,对儿童来说,就是一本没有字的生动的数村。所以,父母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主要前提。父母对人热情、诚肯、文明礼貌,孩子就不会对人冷漠、粗鲁。父母爱读书,经常看书、逛书店,孩子也会爱看书。父母的言行在无形之中就构成了孩子学习的榜样。

  2.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

  儿童年龄小,很多道理他们不能理解。因此我们要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和活动中亲自去体验。例如,要让儿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就可以组织一些游戏,不遵守游戏的规则时,就不能很好地玩,或者在游戏中不能取胜,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遵守须则的重要性。儿童只有在亲自的参与中才能体验,在体验后才有行为。

  3.目标明确的训练教育

  每个人的良好习惯,除了先天的无条件反射行为外,极大部分的行为均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中,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训练,这也是儿童养成良好习惯所必需的。在训练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正强化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孩子按要求做的时候,成年人一定要对他的行为进行表扬或奖励。这种正强化会加速良好行为从被动转人主动再到自动从而形成习惯的过程。

  4.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

  在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很细小的事情,而生活中、学习中看似很细节的行为,又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想法或者理念。如:能不能微笑对人、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进餐时不挑肥拣瘦,不偏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嚷;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等细节。父母如果能抓住身边的这些细节,就能让儿童自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什么是意志行为问题

  所谓意志行为问题是指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个体由于缺乏某些方面的意志特征,而经常表现出明显消极的意志品质。人的坚强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磨炼的结果,好的意志品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经长期锤炼才能最后在人的心理上稳定下来。

  五、结合案例谈谈培养意志品质的教育途径有哪些。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与实践的结果。加强对中小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期,意志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健康而强烈的动机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奋斗。动机越高尚,越强烈,意志行动也就越坚决而持久。行动受动机和目的调节支配,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为父母而学,有的为老师而学,有的为了考大学而学,有的为超过同伴而学,等等。教育者要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的教育,逐步提高其动机水平。比如,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其爱好,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也可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有目的地表扬和批评,以及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培

  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要经常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平淡无奇的实践活动,一些令人兴趣不浓,甚至会给人情绪上带来不愉快的实践活动,更能使人的意志得到锻炼。中学生锻炼意志的途径很多,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

  业,在干扰和困境中坚持学习,担任社会工作,参加公益劳动,坚持体育锻炼,遵守生活制度等,都是锻炼意志的好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行为练习时,一要注意目的性、计划性,使学生获得信心和成功感;二要有意识地创设困难情境与艰苦条件,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三要及时总结,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强化,以增强行为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收到主动锻炼的效果。

  (三)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英雄形象具体生动,具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以书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向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模范和英雄人物学习。例如:学习张海迪身残志坚,顽强刻苦地学习,学习改革家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学习科学家苦战攻关献身“四化”的钻研精神等。

  (四)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人的意志品质同气质特征关系较大,因为高级神经的活动类型及其特点(如反应性、兴奋性、敏感性、平衡性、可塑性等)对意志品质起着物质基础的作用。一般地说,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在气质上多属于弱型,性格上表现出软弱、胆小和害羞等。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气质特点,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对于黏液质的学生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应加强自制力的训练,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忍耐、沉着、克制的心理品质,改造鲁莽和冒失的性格特征。

  此外,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情感是活动的力量源泉,它能给个体的意志行动以力量。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处于剧烈而又复杂的变化中,他们的心理平衡不断被打破,情绪很不稳定,情感的波动较大,容易时而欢乐、激昂,时而颓丧、苦闷。忧郁的消极情绪会成为中学生意志行动的阻力。因此,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他们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

  (五)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有些学生往往抵御不住外界的诱惑及内心的欲求而明知故犯,做出违反道德准则的事,这多半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志不强,或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致。因此,学校应严格管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特别是对自制力薄弱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对中学生要进行中学生守则、学校校规和课堂纪律的教育,使中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执行准则的好习惯。要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及时讲评,及时强化。要根据中学生好动的特点适当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他们遵守活动规则,也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困难中锻炼意志,逐步形成坚定、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要利用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以形成良好的班风与校风。教师要以关心、热爱、耐心、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使用奖惩,帮助学生根除不良习惯,逐渐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六)启发学生从小处入手,向自己提出适宜的理想目标

  适宜的目标是既符合自己主观条件又适合客观环境的目标,它是当事人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目标。因为太难了,易产生挫折感;太容易了,平淡无味,引不起兴趣,易产生倦怠感。而且目标应当有明确的划分,长中短的、大中小的,先做哪些,后做哪些,凡定下的正确目标就一定要实现它,养成一种说到做到的习惯。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们实现每一次自己的诺言,都会给人以喜悦,给人以成功的体验,所以,必须养成从小事开始的习惯,最后才会有大的成功。

  (七)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在意志的培养中,周围人的影响、集体委派的任务、榜样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意志的途径。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些锻炼途径也只能通过同学自我教育才能起作用。实验证明,中学生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自我认识,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锻炼。1经常同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2经常同周围比自己学习强的人比较,找出差距,奋力追赶,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3坚持定好学习计划(学期的月和周的计划及每天的小计划),并严格执行,无论遇着什么情况,都逼着自己去完成自己的计划,一次也不食言;4.每天坚持写**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

  关于意志锻炼问题,也是有法而无定法,每位同学都可以找出自己最适宜的锻炼途径与方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顽强的意志都是在与困难和挫折搏斗中锻炼出来的,这是产生强者的最有效的途径。记住大思想家歌德的话:“在限制中方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才能给你自由。”。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