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学院
 
学院首页 > 素质教育 > 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
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
作者:letsno1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4.05.06  浏览量:85557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网】【家教】推荐阅读。

校园的悲剧为什么会时时发生,说到底就是缺乏尊重人生长的态度和行动。我们常常看到网络间出现这样的消息,某个学生,因为某种原因,终身一跃,当场命丧黄泉,人们在哀叹之余,都会不由自主地责怪教育体制,等到事情一过,什么还是老样子。

这样的事故就像死水塘里丢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一点点涟漪,引起塘里的青蛙呱呱呱地叫上几声,自然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水池还是那个水池,就是不愿意改变。我们都知道,仅仅靠三两只青蛙呱呱呱的叫,是解决不了死水塘的问题,只能愈来愈窒息,可能这样的水池愈来愈不能适应鱼的生长,这本来是鱼的需求,青蛙再怎么折腾,又有什么作用呢?事实也是如此,青蛙面对死水塘完全可以大放厥词,而且不要有任何负担,但是塘里的鱼可不一样,他们需要拼命地呼吸,否则,就会死去,很少会听到水里的鱼儿在大呼小叫,绝大多数声音都是来至于不属于池塘里的东西,真的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议论一番,就是不愿意解决死水塘的实际问题,缺氧,缺活水,这是死水塘的悲哀。难怪闻一多先生会为国担忧,不就是当时的整个中国都死水一般的沉寂,纵然有三两位猛士喊几声,也不知出了多少汗,流了多少血,总算迎来了新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总在关注场面的光华,就是没有问一问置身教育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们对教育本身存在一种误解,那就是所谓的办人民满意教育,固执地认为只要老百姓满意了,教育就算成功了,实际上,真正的对教育起作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平头百姓,往往是一些特权阶层,他们完全可以打着老百姓的旗号谋取自己的私利。

只要上面有什么政策,也不管实际如何,一味地盲目服从,导致学校愈来愈大,许多家门口的学校都没有了,害得许多老百姓花了多少冤枉钱。等到这样的事实产生了问题,就开始纠正,殊不知,一个大框框已经产生,再想纠正,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的糟糕。年年都在喊均衡教育,实际上,又有那块地方真正实现了城乡、城镇之间的均衡,人们看一所学校,不光是看其硬件设施,还要关注师资力量、管理水平。许多地区出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城里的学校都是一个个超大规模的,往往达到四五千人,农村里的学校仅仅只有几百人,师资力量也是不可相比的,城里的学校可以任意到农村来挖掘一些骨干力量,坚守乡村的教师自然只剩下许多老年教师,这样的师资又怎么谈均衡,也在大呼小叫地说什么均衡教育,也不知自己脸有没有羞愧一下。

我想媒体不能没有良心,如果媒体新闻也在权势的压迫下失去了良知,那整个民族就糟糕了。我们的教育新闻有时候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根本的问题没有实实在在的报道,这就导致了许多政策的实际效果大大打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每年都在说的减负问题,实际上,在考试指挥棒以及家长的推波助澜下,每年只能愈演愈烈,孩子有没有真正的减负,每个人心里都特别清楚。

当下人们又在宣传孙维刚老师的先进事迹了,殊不知,先生的做法自然产生了奇迹,可是在社会舆论的压迫下,一个人的成功并不能带来一大批的信徒。先生不让学生预习,不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三年的课程一年多就结束了,这在平常老师那里是不可想象的。我在想,孙老师的学校校长是多么的伟大,他是顶着多大的压力造就了孙老师的神奇业绩。

如果在如此多事之秋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老师也天真地学着孙老师的一切,殊不知,马上会有许多家长打电话给学校,指责学校怎么样疏于管理,教师如何的不负责任,没有好的过程怎么会有好的结果,你还能安心教学吗?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有人追捧民国的教育如何、如何,诸不知,当时的老百姓还是挺尊重老师的,只要你是老师,无论家里要办什么大事,老师能够到场那是莫大的荣耀,就算《儒林外史》里的屡屡考场失意的周进老先生,他不照样在学生家吃出风卷残云来,就算被人讽刺,不过是功名没有实现吗?如果真正考取了秀才,还有那个鸟人敢做怪。

教师的悲剧往往来自统治者的武断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教师被打成了臭老九,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戴上高帽,非常无奈地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来自民众的批评和声讨,就算这段历史结束了,人们骨子里还是瞧不起教师这样的群体,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群起攻之,一点也不留情面。这样的言行又怎么能够给教师以职业的尊重,每每到了教师节,人们才会记起教师的伟大来,一朵朵鲜花也只有一天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呢?表面文章怎抵得上平日里的行动。

许多教师之所以对教育失望,其实就是平日里没有什么成就感,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每每地方政府都会说,我给你们多少钱,你们还不努力工作,殊不知,乞丐还不食嗟来之食,更何况一个个教师呢?

正因为如此,一旦某个教师通过什么权势关系得到了管教师的权力,就会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的同行,说出来的话也是言不由衷,总是夸下海口,说什么你要怎么样,就是不愿意从心底尊重人,如此学校,就算管理再怎么上水平,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如果你看到某个学校正在呈现上升趋势,往往他们的管理者都特别在意老师的尊严,总是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只要教师出现了困难,会立马认真对待和处理,才不会如耳边风一样,这样的一点点行动都会带来教师的实实在在地回报,这是许多校长之所以愿意做一辈子的原因所在。

姚止平也罢、李希贵也罢,他们为什么愿意在校园这样的天地里散发光芒,原因很简单,教师其实不怎么贪婪,只要得到应有的尊重,都会唯领导是瞻,创造出一个个神奇。许多老师之所以悲观失望,之所以玩世不恭,多多少少都是社会与学校管理造就的,不反抗你就会干最重的活,得最少的回报,没有什么二话可言。

试想想,鲁迅先生小时候到三味书屋去学习,每每进入学堂,还要拜孔子、拜老师,如今的校长,又有几个愿意早早起床,到校门口迎接老师和学生的到来,有,这样的学校就是非常优秀的,没有,就算白费多少口舌,贴了无数的标语和文化牌,一切都无济于事。

老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怎么样的尽心尽职,最倒霉地仍旧是可怜的孩子,他们没有权力选择喜欢的老师,没有权力选择喜爱的课程,本来一个个不一样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力量下,都向一个模子发展,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都可以马虎,这样的简单的教育方式不造成悲剧,那才是怪事呢!

教育本质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相互尊重,没有了尊重作为基础,取得所谓的成绩都没有根基,就算一时拥有了辉煌,那也是没有任何生命力。但愿整个社会都尊重教师的付出,每个教师也要自尊自爱,不要破坏这个群体的形象,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的前途才会变得光明起来。(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