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
晚报讯 在一些国家,随着交换生和移民的增多,同一个教室里有时会坐着来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的学生,兴起了一个新名词——“国际教室”。 “国际教室”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丰富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学会欣赏多元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上海将新建“国际教室”,并计划建设10所中外学生融合的示范学校。
|
建平中学国际部宋海云老师介绍,“国际教室”的推广,一方面应该以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为目的,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学生的升学、出路等问题。对于“国际教室”的建设而言,学生、教师的国际化还只是第一步,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第二、第三步,即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升学考试的国际化。
此外,在高等教育阶段,政府也将推广“国际教室”理念。上海将通过政府资助、高校出资和个人承担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到境外实习的比例。政府将资助本市高校本科及以上学生,赴上海友好城市的高校交流学习一学期以上,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在高中教育阶段,上海将鼓励和支持一定比例的高中与境外高中发展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扩大高中生国际交流的规模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