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摩擦力的方向是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一个难点,学生能不能灵活应用对以后的物理学习影响很大。下面就这个问题给予总结性的方法。
一、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方法:
1. 基本方法:先确定接触面粗糙,两物体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相对运动趋势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 平衡法: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分析物体在什么样的静摩擦力下才能平衡,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3. 假设法:先假定接触面是光滑的,看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同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4. 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于物体上后,它的效果有表现为阻力和动力的时候。当表现为动力时,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表现为阻力时,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5. 利用力的相互性:摩擦力也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可以先确定一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再确定另一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6. 利用牛—2定律:如果物体在作加速运动,根据牛—2定律,如果加速度是由摩擦力产生的,则加速度的方向就是摩擦力的方向。
三、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方法:
基本方法就是先判断两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