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
内容提要: 与那些皮黄里白的海外华人被称为“香蕉人”不同,我们这些懂汉语的老外则被称为“鸡蛋”———外白内黄 关键词: 外国人 中国 |
与那些皮黄里白的海外华人被称为“香蕉人”不同,我们这些懂汉语的老外则被称为“鸡蛋”———外白内黄。 到了中国,我先学骂人的话 说起来,我和中国的缘分还真有那么点命中注定的意思。大学毕业后,像很多爱尔兰年轻人一样,我离开家乡出去闯荡,先是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并在那里第一次接触中国人,觉得他们都很好,但可惜那时我还不会讲中文,大家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不久以后,我的两位英国朋友要到中国辽阳一所中学去教英语,他们问我想不想一起去,工资是一个月3000元。我一听,哇!这么多!不去白不去。我还以为是3000美元呢! 1998年3月,我们到了辽阳,虽然地方很陌生,但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我觉得中国人很单纯,说什么做什么。其实现在想想,是那个时候存在语言障碍,和中国人说话,相互之间都只能讲最简单的词和句。我学中文就是从辽阳开始的,因为当时我特别想知道周围的人在说什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学中国话总是先学会骂人的话吗?是因为怕别人骂我们我们还不知道,白挨骂。 第一封中文情书女友根本看不懂 我和我的夫人就是在辽阳新竹学校认识的,她也是那里的英语老师,叫李颖。我特别喜欢和她在一起。那个时候我学习中国话也是她教得最多,当然,我也教她英语。后来她要离开学校去沈阳学经贸,我心里很难过。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她。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用中文给她写了第一封情书,写完了自己感觉很满意。第二天我去火车站送她时,把这封信交给她,叮嘱她一定上了火车再看。她走了以后我就一直等她的电话,到了晚上,她真的打电话来了,问我是不是第一次写中文信,写了多长时间,并夸我写得真好,然后又问:“哎,你到底想说什么呀?”我简直是太丢面子了,只好又在电话里向她表白了一番。直到现在,这封信她还珍藏着呢! 1998年的冬天是我在中国最难受的日子,朋友走了,房子里的暖气也坏了,中国东北可比爱尔兰冷得多。1999年夏天,我回到爱尔兰,没想到过了一周,我就有点烦了,开始怀念中国。不久,我又回到中国,这次我到了北京,李颖已经在那里找到了工作,而我则上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中国文化。 随着我的中国话越说越好,和李颖的沟通也越来越顺,我们也吵架,有时一赌气好几天不说话,但我对她的感情越来越深。2001年夏天,公司派她去加拿大,我很担心,生怕她出了国就不再回来。我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当然,这些邮件已经是逻辑很通顺的中文情书了。等她一回来,我就把她的护照没收了,告诉她:“你以后再也见不到这玩意儿了!”我带着她去领了另外一种证件:结婚证。现在,我们正准备在北京买房子。 不少中国人认为老外都有钱,见着我们就狠宰 其实我们外国人并不像你们很多中国人想的那样,人人都很有钱。我刚毕业,虽然中国话说得不错,煤炭文工团的丁广泉老师还收我做弟子学说相声,这样我可以靠演出挣点钱,但买房子对我们夫妻来说并不轻松。 说起这个来,我得提点小意见,有不少中国人见着老外就想宰,总觉得老外有钱,不宰白不宰。上回,我爸妈来北京,我带他们到琉璃厂逛逛,进了一家店,伙计不知道我懂中文,明着就商量怎么宰我们。我当时就生气了,对他们说:“你们这样可不对。”他们倒是赶紧道歉了,可说出来的话让我更生气:“对不起!对不起!不知道您中国话说得这么好”。难道我听不懂中国话就活该挨宰了?这种把老外当外人的事最让我伤心,有一种遭种族歧视的感觉,可有的时候大家不知不觉就会这样做,比如见了我们总是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你信什么教”、“你会用筷子吗”等等,给我们的感觉很不好。 什么?你说我得了便宜还卖乖。是的,我现在经常到处跑,确实会因为是外国人而受到很多照顾,我承认这一点。但是,我宁愿不要这些照顾,大家都是平等的感觉多好,这样才是一家人嘛。 这是提点小意见,其实我是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的。现在我说相声、唱中国歌,有点当明星的感觉,很爽。但我知道,大家欢迎我们,其实因为我们是外国人,并不是因为我们相声说得好,所以我不会把它当作一个长期职业。对于今后的发展,我希望像我的前辈加拿大人大山一样,发挥自己的优势,搞中外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