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学院
 
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租房安家 无奈走教 住房缺乏制约农村教师发展
租房安家 无奈走教 住房缺乏制约农村教师发展
作者:小田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09.07.18  浏览量:22187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不得不租房安家 不得不就近走教

住房缺乏制约农村教师发展

  卡子学校教师自己搭建的简易厨房。本报记者 刘华蓉 摄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每间面积约28平方米的45间砖瓦平房,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巴铃镇卡子学校的教师住房,但这些仍不能满足全校65名教师的需要,没有房子的20名教师只能租附近的民房。在山高人稀、交通不便的黔西南山区,卡子学校的住房条件已经算不错的了。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教师住房。

  近日,记者对贵州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了采访,据基层教师反映,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山高路远的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条件艰苦,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农村教师住房很困难

  冯建宏老师的老家在离卡子学校20多公里的回龙镇,路远还不好走。2002年调到这里工作时,冯建宏不得不加入申请学校住房教师的行列。但学校的房子不够,冯建宏只能租附近农民的房子居住,一年租金600元。这一晃就是6年,到了2008年8月,一名教师调走腾出一间房,教龄9年的冯建宏终于搬进了校内。

  应记者要求,冯建宏带记者去了他的家:这间兼具卧室、厨房、书房等功能的房间里,满满当当的到处是东西,四周绑上竹竿,用塑料薄膜和布围起来的一张床占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的逼仄让人很难判断房子有多少平方米。

  这间房子后面,地基下沉了约30厘米,搭建了一间近10平方米的简易房子,放满了土豆、大米等生活用品和杂物,房后有片不大的空地。住在这些房子里的教师都自己搭建了这样一间房屋。

  老家在20多公里外的民建乡的刘应秀老师、在卡子学校工作了19年的42岁的冯再学老师,家里都是三口人,住在旁边一栋房子里。不同的是,他们的房子后面间隔3米远,是另外一栋一模一样的砖瓦房,不可能自行搭建,所以空间比冯建宏紧张多了。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新的教学楼兴建,一些腾出来的教室被改建成住房,这解决了部分教师的问题。也有个别教师在学校附近的集镇上自行买地建房,离县城近的则在县城购买商品房。

  但上述办法并未缓解农村教师住房紧张的问题。租民房成为农村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毕节地区赫章县2006年以来引进了1000多名特岗教师,教育局局长张磊介绍说,由于缺住房,这些教师主要住在学校租用的其他单位的旧房、经过维修的旧校舍中。兴仁县教育局局长李坤告诉记者,现在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多,农村有很多空房子,教师比较容易租到学校周围的房子。但长期租房子住,让教师很难安心。

  记者在贵州省一些县市了解到:为了缓解住房问题,大部分新教师被派往自己的老家任教——可以和学生一样早出晚归,住自己农村的父母家。在有的寄宿制学校,由于没有教师住房,教师们下班后各自回家,只留下值班教师。

  兴仁县民建中学校长徐定邦告诉记者,学校只有5间住房,每间9平方米,5个单身的教师长期在校内居住,别的教师只能到15公里外的县城或者5公里外的集镇上住,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民建乡林家田教学点只有4间10多平方米的周转房,8名教师中两人是本村人,另外6人是周边村庄人,教师们只能每天往返数十公里回乡下老家睡觉。

  据贵州省教育厅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省约有4.8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无住房,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教师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计算,需新建教师周转房82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000元计,共需投资8.2亿元。

  最缺的是盖房子的钱

  在农村盖教师住房,需要土地,但最缺的是项目和经费支持。

  土地问题不大。在记者采访的几乎所有乡镇,都对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有力的支持。2006年,兴仁县在征用校园用地的时候,就把教师住房用地也考虑了进去,为大部分农村学校解决了用地问题。

  没有国家项目,缺乏地方配套,农村教师住房建设最缺的是经费来源。卡子学校低矮陈旧的教师周转房和不远处漂亮的学生宿舍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由于有政府专项经费和国家投入的支持,学生们的住宿条件比教师们好多了。李坤告诉记者,目前,县里建教师周转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从转移支付中资助一点、少量帮扶资金和个人集资,没有别的渠道。(下转第二版)

  集资成为一些地方试行的做法。但乡村教师积蓄有限,特别是年轻教师,积蓄更少,集资谈何容易。在兴仁,通过集资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的只有两所学校。地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鲁础营回族乡磨刀石小学的教师们集资,加上县里从转移支付中资助了5.8万元,盖了约5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12位教师一人分到了一套46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都有。同样在大山深处、离县城60多公里的田湾乡新寨学校,通过教师集资盖起了一栋两层楼房和一栋三层楼房,先后解决了十几个教师的住房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支持教育的捐助比较常见,但愿意帮助教师盖房的捐款却很少。李坤告诉记者,兴仁县这么多年来一共只得到了10多万元建周转房的捐款,还是学校附近的煤矿有很多工人的孩子在学校读书,煤老板看到教师的住房实在太差,才分几次捐了一点钱。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初中改造工程、校舍改造工程等,在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农村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但在相当多的地方,教师住房建设被忽略掉了,教师没有地方住。

  由于在大部分建设和改造项目中,没有列进教师住房这一项,从中央到地方,很少有这方面的配套支出和项目。缺乏经费来源和支撑,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难成为全国各地共同面临的问题。

  住房难成农村师资水平提高瓶颈

  近6年来,贵州省毕节地区的赫章县共从县城学校抽派了153名教师到乡镇中小学任教,但住房成为横亘在城乡教师交流中的一大难题。因为缺乏住房,县里不敢大规模开展教师交流,教师也不大愿意到乡村去任教,教育部门通过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想法很难落实。

  因为没有教师住房,农村地区在吸收新教师时不得不实行“就近原则”。兴仁县去年进了168名新教师,全是本县人,今年准备进160个新教师,还是只在本县人中招收。李坤告诉记者:“外地的老师来了没地方住不行啊,本乡本土的毕业生回到家乡,下班后可以回农村老家住。”

  兴仁县振兴小学的陈家秀老师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开始,自己有了住房公积金,每月从2399元的工资中扣掉140多元。给农村教师落实住房公积金,给没有住房的教师带来一点新希望。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教师住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记者所到之处,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希望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工程”,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有所居、扎根农村。一位资深的国家督学则建议,应当把教师住房作为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给予经费支持,上级部门在进行检查和验收时,教师住房也要作为一个指标。

  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是,农村学龄人口的变化、学校布局的不断调整,给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增加新的考量因素。如果仅仅简单给教师建住房,也可能出现新的过剩和矛盾。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对教育部门长远规划和因地制宜规划能力的要求,该建房子的建房子,有校舍可改造的就加以改造,在今后若干年内面临撤并的学校,最好的方式,是学校出面通过租房来解决问题。

  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关系到农村教师的合理流动,关系到农村教师安居乐教,关系到农村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18日第1版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