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学院
 
学院首页 > 基础教育 > 浙江中学生调查发现:过半校园天文台成摆设
浙江中学生调查发现:过半校园天文台成摆设
作者:小田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09.07.11  浏览量:20688
今年是国际天文年,对于中国,还有一次非同寻常的机遇。本月22日,一场天文大戏将在中国上演。国家天文台称,就在这一天,平均每300年才会发生一次的日全食将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堪称21世纪中国人能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上海、浙江嘉兴等最佳观测地点的酒店,早在几个月前就被来自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预订,观测工具一度攀上热销排行榜。

  作为铁杆的天文爱好者,杭州高级中学二年级学生来晨莹,一个常常半夜爬起来观测星空的小女孩为此兴奋和期待了好一阵子。然而,提起近一年来在对浙江省校园天文台调查时见到的景象,她又痛心不已。

  调研中,她在当地某中学的天文台看到这样的一幕:门口是一把锈得几乎“不能动弹”的锁,地面积着足足一厘米厚的灰,背后的天文台已尘封多年。一台两米多高的望远镜端正地摆放在初始位置上,没有一点偏差;本应洁白的镜筒,在厚厚的灰尘覆盖下有些暗淡;目镜杂乱地倒在桌上,镜面上布满霉斑……

  校园天文台数量世界最多,却大都成豪华摆设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校园天文台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校园天文台比较密集的省区之一浙江省现有天文台690余座,其中有200多座在这次罕见的日食天象观测带上,浙江余新中学更是幸运,日食带中心线将划过校园。这一情况,在2007年国际日全食会议上,曾让与会专家们惊羡不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9月至今,来晨莹和同学陈少闻、胡韵希在地理老师林岚的指导下,成立了《浙江省校园天文台现状调查与使用效率提高探索》课题小组,对全省校园天文台覆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前往金华、温州、台州等地,行程上千公里,对17所中小学的天文台进行了实地抽样考察。

  一份已经结题的调查报告显示:校园天文台中有22%从未使用,22%曾经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已弃之不用,其余的均为低频率使用。此外,他们对望远镜质量也做了仔细调查。其中多达70%的望远镜需要通过适当的维修和调整后才能正常工作,另外还不乏部分望远镜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需大规模维修。

  对于这一结果,课题小组叹息不已,“这么多拥有良好地理优势的天文台,却如同废墟一般,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调查报告说,虽然众多学校建有天文台,但渴望亲近太阳、星星和月亮的中小学生平时鲜有机会接触观天设施。

  2008年9月29日,课题组来到杭州市萧山区一所初级中学走访,该校负责接待的老师介绍的情况让人有些意外:2004年,因设计规划需要,学校决定建立天文台,建成后学校交给了这位老师管理,但从这台望远镜安装起,4年多过去了,一直没有使用。

  而这样的尴尬情况在随后的调查中屡屡出现。一些学校从未开展过活动,有的学校的天文台从完工之日起就从未开过门,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将天文台锁了起来,只有上级检查时才会打开。更有甚者,天文台的门居然都锈到打不开了。

  一系列的走访调研中,几名高中生发现,“其实这些天文台的造价也相当不菲”。

  调查报告以萧山某重点高中为例分析,作为浙江省最早设立天文台并创办专门的天文社团的学校之一,该校于1995年投资建造的天文台建筑花费14万元,配置的KP200R的德式折射望远镜,价格就高达12万元。

  课题小组算了一笔账:以每个天文台耗资25万元计,仅浙江省就投入了1.7亿多元!而在全国,有上千个这样的校园天文台,也同样耸立在校园里,很大一部分仅起到豪华摆设的“功能”。

  调查中,课题小组还发现了一个新的倾向:许多2000年后建的天文台,因为学校忽视它的教育使用功能而重视“摆设效益”,只建一个豪华的圆顶,望远镜就干脆省略了。

  “这样的天文台,已经完全不具备它最根本的意义,难道真的要让它成为一件奢侈的摆设?!”几名参加调查的高中生对这个“成人世界里的游戏”充满了疑惑。

  超半数指导老师缺乏天文知识及观测经验

  好端端的天文台,学生却只能远远地看看而已。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

  课题组历时近一年的调查得出结论:最为集中的问题是,超过半数指导老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天文知识及实践观测经验,而感到工作困难。

  事实上,早在2004年,在国家天文台著名科学家胡景耀教授的推动和浙江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杭州高级中学曾承办了省首期天文教师培训班,但也收效甚微。

  林岚老师在解读调查报告时分析,还有三大原因制约校园天文观测的勃兴:

  第一,天文观测多在晚上,学校方面担心学生安全出问题,并不鼓励开展天文观测活动。现在中学升学压力大,学生也无暇进行天文观测活动。

  其次,天文台的日常维护、维修非常不便,价格也不菲,一些天文台往往出点小故障就关停了。

  第三,一些学校的重视度不够,“相比中高考压力,很多东西都可以靠边站;即使天文年、日全食这样的盛事也只能带来校园热潮的昙花一现”。

  调查组还发现,虽然并没有相关部门要求省一级重点高中必须建天文台,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建有天文台作为重点高中的达标装备却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拥有天文台的重点高中应率先开展天文科学教育浙江省130所重点高中拥有天文台的有100所,具有开展天文科学活动的良好装备。以杭州市内某A级重点中学为例,该校的望远镜采用的是德国技术,不仅带有自动寻星系统,且由于是折轴式光路,使得观测者在用主镜进行观察时,可以原地不动观测到各个方向上的目标,十分方便。这种望远镜数量极为罕见,在全中国也只有4台。

  课题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虽然该校设立了天文社,学生本身也很渴望参与到一些天文活动中去,比如到野外进行观测、尝试天体摄影等,但由于指导老师经验不足,社员们的操作技术都很一般,因而一直以来都没能开展进一步的天文科普活动,社内观测也仅局限在赏月、以及对大行星的一些最基本的观测上。

  “重点高中几乎垄断了全省最好的学生资源,理应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最好襁褓。”在调查报告中,课题组成员提出,天文学是一门充满奥秘的学科,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兴趣所在,特别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是发展培养祖国未来的科技研究人才最好的方式,“让这些拥有天文台的重点高中率先开展起天文科学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科研界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陈建生今年4月在国际天文年会议上就曾指出,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天文研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不断加大!

  陈建生院士给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天文人才在质和量方面都远不能满足中国天文事业发展的需要。仅美国Sloan巡天这样一个规模及投资都不大的项目投入的人才,就几乎相当于我国全部的天文人才。

  陈建生院士就此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天文教育事业,要充分利用国际天文年这一次全球性动员活动,把我国天文普及与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