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学院
 
学院首页 > 留学观点 > 专访张和生:发展来华留学需树立整合营销观念
专访张和生:发展来华留学需树立整合营销观念
作者:小田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09.07.04  浏览量:21113

——访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和生

 

  日前,为期4天的首届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文化节在上海复旦校园举行,活动吸引了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5所高校及本市6所中学、37个国家的数百位留学生前来参与这一活动。图为巴西女留学生向上海市民学包端午粽。 CFP供图

  ■本报记者 汪瑞林

  ●在华留学生几乎遍布所有学科门类,从专业来看,最多的是学习汉语。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来华留学冲击很大,一些学校留学生锐减,其中主要是亚洲学生。

  ●国外学生到中国来留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信息的缺乏与不对称。

  ●高校应更新观念,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为海外来华留学生择校提供多维度的信息服务。

  留学生的比例一直被视为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08年来华留学人数首次突破20万人,但是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来华留学的形势如何?中国的高校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更优质的生源?针对这些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和生教授。 

  记者:与出国留学的火热相比,来华留学的情况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最近几年来华留学形势如何?

  张和生: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下,来华留学发展非常迅猛,用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张秀琴的话来说,就是几乎每年都增加一个中等规模的高等学校的总人数。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度来华留学人数突破了20万。去年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达到80005名,占总人数的35.80%,同比增长17.29%,高于来华留学生总人数14.32%的增幅,这表明来华留学生质量有所提升。在专业学科分布上,也从原先单纯的汉语学习,转向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多元领域。目前,在华留学生几乎遍布所有学科门类,其中学习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留学生多于理工科,占到总量的60%左右。

  从专业来看,外国学生来中国,最多的是学习汉语,因此,分析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在北京,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超过1000人的高校有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师大现有2000多名留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左右,与世界上多数国际化大学的比例相当。其中,在汉语文化学院学习汉语的长期留学生有1200余人,来自50多个国家,暑期班有500多人,主要来自美国。对于北师大而言,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招收留学生数量,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生源质量。 

  记者:从地域和国别来源看,来华留学有什么特点?

  张和生:从2008年来华留学的情况看,韩国、美国、日本位列前三甲。从北师大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日本学生为主;中韩建交之后,韩国学生陆续增加,跨入新世纪后韩国学生超过半数。当然,留学生的构成也有地域区别,北方地区如北京、华北、东北大概情况类似。

  最近这两三年,北师大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数量大幅上升,目前长期班中印尼学生与韩国学生数量基本持平。这与印尼目前的政治变革、华人地位的提高、允许其学汉语有关。 

  记者: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来华留学有什么影响?

  张和生:金融危机对来华留学的负面影响很大。中国吸引外国学生留学的一个优势是学费及生活费相对便宜,就北师大而言,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仅2.2万到2.3万元人民币,住宿、餐饮等消费每天100元基本上就够了。但目前金融危机的深化使得一些国家的居民收入减少,货币贬值,而人民币相对大多数货币都是升值的,这样就导致来华留学的成本费用增加。据我了解,有些吸收留学生数量较大的学校,今年留学生减少了将近1/3,其中主要是亚洲学生,绝大多数为韩国学生。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改善目前的局面呢?

  张和生:我们预计,今年秋季以及明年春季,来华留学的状况可能不会有根本性好转,而后会随着经济的好转而回升,根本的改变还有赖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复苏。不过,我们发现,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并没有缩减对教育的投入,欧美来华留学的学生也没有明显减少。很多教育界和经济界专家都认为,经济低迷时期相反是发展教育的好时机。因此,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应对,有所作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来华留学的宣传重视不够,在宣传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一点亟待改变。 

  记者:目前中国大陆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张和生:目前大陆高校吸引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主要途径有4个:校际交流宣传、留学展、留学中介和口耳相传。这些宣传方式比较落后,局限性较大,从过去的情况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其实国外学生到中国来留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信息的缺乏与不对称。他们难以获得中国高校较为全面的信息,而只能简单地根据学校的整体名气和影响来作出选择,这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学科排行榜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北师大排名第一,面向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汉语言专业”也是全国排名第一。这样的信息无疑是外国学生来华学汉语择校的重要参考因素,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我们如何让外国学生了解到诸如各个大学的学科排名、优势和特色以及在地域、气候、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也是当前做得不够的。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信息缺失的问题?

  张和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高校在宣传上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树立“整合营销”的观念。你看现在有那么多的社会机构、中介公司开展出国留学的咨询与服务工作,而为来华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则非常少。高校由于机制以及人员、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对远在世界各地的学生开展留学宣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因此,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非常重要。

  最近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与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合作了一个项目,请他们通过网络对北师大进行宣传推广,利用汉语之声(www.vochinese.com)的“留学中国”频道,针对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的受众群体,定制开发出专业、权威、实用、多语言的服务指南,满足海外来华留学生择校、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相信会收到效果。

  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是由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倡导成立的,许先生亲自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网站的“留学中国”频道集纳了具有留学生招生资质的200所中国高校以及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的100多所中国高校的相关信息,为外国学生提供多维度的垂直搜索。“留学中国”可以设计制作多语言电子杂志,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学科优势、专业设置、招生流程、校园文化、校园周边生活信息、交通状况等内容,为海外来华留学生择校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记者:这种网络宣传的方式对于提升生源质量有没有帮助?

  张和生:从我们过去的经验看,通过校际交流招收的学生,比那些零散地通过中介机构招来的学生整体水平要高很多。国内高校也经常针对各国大学的中文系进行宣传,但是这样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成本也比较高。而通过网络的形式,可以将学校成功的校际交流项目以及知名的合作院校宣传出去,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比如北师大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合作的PIB(Princeton in Beijing)项目(简称“普北班”),已经举办了十几期,有很好的奖学金机制,都是美国的优质生源到北师大学习,沉浸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汉语水平在8到9周后就有很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如果国外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通过互联网、通过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的宣传渠道,知道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在中国排行第一,知道北京师范大学就是那所有名的“普北班”合作院校,我们对国外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就会增强。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1日第8版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