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学院
 
学院首页 > 人物 > 比尔·盖茨现在做了什么
比尔·盖茨现在做了什么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0.12.07  浏览量:26797

尽管比尔·盖茨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仍显得很谦卑。我们在他位于西雅图郊区科克兰德的办公室里碰头后,一起步行来到一间沙滩咖啡屋。

盖茨穿一件带拉链的亮白色运动外套与淡绿色衬衫,下身穿卡其布裤子,50多岁的他仍显年轻,只是沙色的头发中隐隐夹杂着几根白发。

盖茨说,他仍喜欢开车在西雅图市里兜风。他的爱好就是打桥牌,“全部的行头只需一副牌”。于是我问盖茨,他算不算个苦行僧呢?他立刻提出异议:“不不……我有漂亮的办公室,还有漂亮的家。我本人并不排斥好东西,我只是没有奢侈的爱好。”

就在距我们几英里远的地方,坐落着他那幢集先进科技于一身的豪宅,据称价值1.25亿美元,豪宅里还包括一座图书馆。

盖茨说,他1975年从哈佛退学后,创建了微软公司。“并非因为这是个赚钱的行当。我与保罗·阿伦(盖茨儿时的伙伴、微软的合伙创建人)只是痴迷于个人电脑,而且我们很惊讶当时并无他人涉足这个领域。我俩开始着手处理最感兴趣的问题,还招了一些特别棒的员工……我们就这样占得了先机。”正如盖茨所言,财富几乎属于歪打正着的副产品:“你开发出了好的软件,推销它并非如想象中那样复杂……软件推销很简单:你竭尽全力地去做,回报肯定比付出多。”

盖茨的诸多竞争对手如果听到他如此轻描淡写地讲述微软帝国的创建过程,一定难以置信。盖茨曾是出了名的“人见人打”的商人,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微软被指控存在反竞争行为,最终在美国和欧洲被罚了几十亿美元。

我向他求证当时流行的说法——上个世纪90年代,微软公司无情地“打压”竞争对手苹果公司,“我不记得它被微软‘挤压’过,”盖茨哼了一声,“我也不记得曾经发生过微软‘挤压’竞争对手这样的事。我们为它们设计相关软件,而且是在它们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好好想想:到底是谁投资了苹果公司,让它们渡过难关?哼!那就是微软。”

上世纪90年代末,盖茨开始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他的人生方向开始转轨,其咄咄逼人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他不仅不断地捐出个人财富,而且还全力说服其他富翁——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CNN的特德·特纳和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把个人大部分财富捐出来做慈善。

盖茨若有所思地说:在如此年富力强的年龄就做出投身慈善的决定,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他们会说出各种理由来推托。所以说转向一个全新的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有点逼迫自己赶紧考虑身后事的感觉。”

就盖茨而言,他的家庭本身就有很好的慈善传统。他已过世的母亲玛丽就曾是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西雅图分会的负责人,国际联合劝募协会是一家大型的慈善机构。他的父亲老比尔也是一位热心肠的慈善家,虽然如今已84岁高龄,但仍在华盛顿州四处奔走,呼吁向富人征收高税率。最重要的是,盖茨的妻子梅琳达同样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如今基金会墙上悬挂的各式匾额明白无误地诠释了什么叫“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如今,盖茨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基金会。但他说,“我现在呆在基金会的时间比不上我20来岁、30出头那阵子,那时我没有任何休假,晚上也基本不回家,真到了痴狂的地步。”那时,当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想要拜会盖茨,这位大忙人日程安排太紧,硬是没挤出时间来。“那时我实在太忙了,会见巴菲特这样的事,我压根就没时间做。”我问他:你没有社交生活?盖茨纠正说:“不,我只是不去约见那些投资界的生面孔。”

盖茨可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是个工作狂,但显然他的全部注意力已被医学界所吸引——尤其是研制治疗疟疾与艾滋病的新疫苗,以及通过接种疫苗根除脊髓灰质炎。

看得出来,侃侃而谈疫苗的研制似乎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他说话时,双臂交叉于胸前,坐在凳子上前后轻颠。当他讲述那位首先发现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大英帝国驻印度的军官时,禁不住咯咯直笑:“你知道吗?老伙计罗斯少校驻在印度,正坐在屋外,无所事事,突然间他豁然开朗,嗨!原来传播(疟疾)这玩意儿的元凶不是沼泽地的瘴气,而是蚊子叮咬所致。”

对于科技的激情曾让微软所向披靡,如今它被用来寻求医学突破。我问盖茨,开发软件与研发疫苗是否有相似之处。“当然有,”他啜了一口可乐后说,“相似之处就是全力支持绝顶聪明的人解决你认为重要的问题。”他说,“开发软件时,你需要知道它三四年后是否还能用。但我们现在做的事,更多要以5-10年的时间考量,如今正在研制的疟疾疫苗就是例子。”

对于正在进行的研制艾滋病与疟疾疫苗的研究工作,盖茨说得头头是道,虽然他未受过任何医学培训。在聊到最新的医学成果时,我问他是否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向我投来一丝难以置信的眼神,“没有,因为我读了各种相关材料,我也了解了想要了解的一切。我专门还向该领域的专家请教,所以我了解很多免疫学的相关知识,这是个极其有趣的领域。”

盖茨基金会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援助重点已走出了美国本土,受益者甚至遍及非洲与印度。基金会有个专门针对美国教育改革的计划,但最多的援助资金是支持世界最贫穷地区的医疗和发展事业。“每个人都想尽力发挥每块钱的作用来改善民生,相比那些基本状况好很多的地区,在贫穷国家做这些效果要好得多。”

但是,该如何回应那些坚称对外援助实际上是让钱打水漂的说法?盖茨斩钉截铁地说:“如果那些批评者真是发自肺腑,那他们应该做的是,从心底里认同援助,然后再分门别类予以具体甄别……毕竟没有人会把钱送给扎伊尔的独裁者蒙博托。”

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对外援助成功的事例,他一一列举说:“绿色革命、大规模减少饥饿、防止饥荒……从每年有2000万儿童死亡降至约8百万,免疫疫苗居功至伟。”

盖茨作出的决定和援助的项目难免会有各种政治考量。但与乔治·索罗斯不同的是,盖茨极力避免成为政治上有争议的人物。

当谈到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与势头时,我只是依稀感觉他的政治立场,而当我暗示有些人可能视之为某种威胁时,盖茨顿时情绪激动:“如果你所关心的不是美国就是英国在这个世界上的相对国力,那么中国的崛起无疑是个巨大威胁,”他略带讥讽地说,“即使我全盘否定中国的发展,我想我依然够不上是个合格的民族主义者。”

相反,在谈到一个更加富裕的中国能给世界带来的诸多好处时,盖茨变得激动不已。“我觉得,中国科学家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是件好事。想想看,如果我的孩子得了癌症,我才不会在意标签上写的是不是 ‘中国制造’呢!而且,我们有望聘请到中国科学家,来研制相关疫苗以及研发能源技术。”

盖茨还对环境状况忧心忡忡,被问到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是否会加剧环境灾难时,他的反应同样是借助技术解决:“在不付诸战争的前提下,上上策是能找到能源生产的革新办法。”

他十分看好太阳能与核能,并且嘲讽起那些抱怨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批评者:“目前中国的人均实际能耗是世界的平均水平,批评者凭什么这样胡说八道!现在的气候问题是怎么造成的?美国人的人均能耗是世界平均值的4倍,英国人是2倍。而现在中国人才消耗了平均水平。”

他又是义愤填膺又是好笑地摇着头,我看到了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比尔·盖茨,一个精力旺盛、挑衅十足、幽默与睿智集一身的比尔·盖茨。

正当他准备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时,服务员端来了咖啡。服务员离开后,盖茨又回到中美关系这个敏感的话题,但这时他的话速明显慢多了,说话也更谨慎了。

喝完浓咖啡后,我要求买单。取出信用卡时,盖茨看着我,“你真想买单?”他说,“我带钱了。”

这一顿和世界第二首富的午餐,一共花了61.25美元。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