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学院
 
学院首页 > 家庭教育故事 > 有错应该怎么批评?
有错应该怎么批评?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0.12.08  浏览量:61653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初冬的阳光透进窗玻璃,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安静,我惬意地讲着课,同学们专心地记着笔记,沙沙的书写声听起来真是悦耳。“拿过来让老子看一下嘛!”晴天霹雳般突然爆出这一声,把大家都震呆了!循声而去,原来是小伟!他正拼命把旁边同学的笔记本往自己桌上拖。看见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他嬉皮笑脸地指着同桌辩解道:“他太不够意思了,不拿笔记给我看!”同学们望望他,又瞧瞧我,等着看我怎么处理。
  我们这些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啊,小小年纪成天把“老子”放在嘴上,出口成“脏”是家常便饭!真想痛骂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可是阳光这么和煦,孩子们的眼神这么晶亮而充满渴望,我能破坏这种氛围吗?要知道一旦怒火冲天,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僵持对立,这堂本来令人惬意的课就砸了!“小伟,你是想做古代的老子还是现代的老子呢?”我突然灵机一动微笑着问。小伟对我的反应感到非常吃惊,他嗫嚅着问:“什么是古代的老子?”“古代的老子姓李名耳,传说长相奇异,长耳过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清静无为,认为人们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无所不为,快乐生活。你能做到安静听课,不打扰别人,就离古代的老子不远了!”旁边的一个男生笑着扯扯小伟的耳朵:“耳朵这么短小,一点也不像老子哟!”
  小伟的脸微微有些泛红,他尴尬地嘟囔着:“那我就做现代的老子……”“小男孩要等到结婚成家,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才能在儿女的心中成为令人尊重的‘老子’。”我郑重其事地解释着。“哈哈哈——小伟,婚都没结就想当老子……”同学们都笑起来,小伟摸摸鼻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的课堂在笑声中继续愉快地进行着……
  下课了,我把小伟请到一边,悄悄问他:“小伟,你还想当老子吗?”“不想了,我保证。”他斩钉截铁地说,“都是因为平常在家听惯了我爸说老子,不知不觉也说顺口了。”“现在当好儿子,长大才能当好老子,那样才能成为不光在嘴巴上逞能的老子,而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告诉他。他答应了,欢蹦乱跳地离开了。  那是初一新生刚入学不久,第一次改语文作业时,我发现一个叫黄金龙的孩子,把“黄”字里面的“由”写成了“田”,我以为是他偶然的笔误,就帮他改了过来。没想到过几天交作文本时,他还是把“黄”字写错了,看来,这个孩子把自己的姓写错了六年,居然没有人发现!等作文评讲时,我一定好好“惩罚”他一下,让他知道自己姓什么!
  第二天作文评讲课,我首先问同学们:“大家喜欢猜字谜吗?”同学们个个兴奋异常,齐声说:“喜欢。”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谜语:“二十一万兵,围住石头城。里面十万杀出,外面八万杀进。——打一字。”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猜“共”的,有猜“苗”的,半天没人猜对,我提示大家,说跟人的姓氏有关,并且有意请黄金龙同学猜,他朝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看,恍然大悟,快速举起手,说:“哈哈,我猜出来了,是一个‘黄’字。”我趁机说:“那就请你到黑板上来把这个‘黄’字写下来吧!”他得意地昂着头走上讲台,拿起一支红粉笔,唰唰唰,一个盘子大小的“黄”字出现在黑板上。这一次,他写对了,我附在他耳边说:“下去以后,把你作业本上的‘十万兵’杀出去吧!”听到这里,他的脸一红,立刻明白了我让他猜字谜的用意,红着脸回到座位上去了。同学们哪知道他刚受了罚呀,还拼命地为他鼓掌呢!
  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是给学生改作文,我们私下里戏称为“练气功”,特别是碰到标点符号运用能力差的同学写的作文,改起来更要命。我班上有一个叫汪金勇的学生,他总认为标点符号可有可无,他写的作文几乎看不到标点符号。有一次大作文,我让他连续改了三次,第四次抄的版本依然有错标点。我心里想:这孩子莫不是得了标点符号综合症?一次作文评讲课,在总结存在的问题时,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秀才,他女儿二十多岁还待字闺中,成了当时的‘剩女’,情急之下,他想了一计,写了这样一个庚帖‘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交给媒婆,不久,他女儿果然成功嫁出。可成亲那天,当新郎官掀开盖头,看到新娘子时,只一眼,就被‘倾倒’了。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拿笔将我说的那句话写在草纸上,并且边写边念,只一会儿,就有人笑出声来。我想借机让汪金勇在实际例子中出出洋相,以此提高他对标点符号的认识,没想到他主动站起来说:“开始,新郎官肯定是这样理解的:‘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而他看到的新娘子却是:‘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新郎官被丑媳妇吓晕了。”其他同学听完他的解释后,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等他们平静后,我眼睛盯着汪金勇,总结说:“看来,都是标点符号惹的祸,你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在大家的笑声中,汪金勇同学迎着我的目光,伸了伸舌头,笑了。
  有次上语文课,我让同学们默读课文,自己巡回指导。我发现李明军同学一直用语文书遮掩着,偷偷做数学作业。我多次从他身边走过,他却没有把作业收起来的意思,我便敲了敲他的课桌,轻声地说:“把作业收起来,赶快读课文。”原以为说了之后,李明军会迅速收起作业读课文的,却不知李明军站起身顶了我一句:“老师,我做数学作业,错了吗?”顿时全班的同学都停止了读书,抬头看我。我意识到他是在巧言辩解,遂故意板起脸训斥道:“请你出去。”顿时,李明军同学十分尴尬,其他同学也都诧异地看着我。我走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李明军做数学作业,我请他出去,有错吗?”很多同学欲言又止,显然认为我处理太重,想为李明军求情。我笑着说:“我说的没错呀。比如下课请他出去散心,比如放学请他出去吃饭,比如星期六请他出去回家,都是理所当然的。话肯定没有错,只不过在上课时说,所用的时间不对,可我——是向他学的呀!”同学们恍然大悟,包括李明军,都为我的机智反驳拍案叫绝,都在会心的大笑中,感到了老师批评的魅力。此次批评效果绝佳,从此以后,在我的语文课上,不但李明军不再做其他作业,其他同学也没有做其他科作业,或做与语文课无关的事的了。
  学生在课堂上难免犯知识或行为上的错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既接受了惩罚,又掌握了知识,那么课堂就成了艺术的殿堂。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