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河北张家口涿鹿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20.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另在《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失街亭》中选取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个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4分)
善纳忠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1)假如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2)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来源:学&科&网]
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参考答案:
假如当初齐威王没有听取邹忌的巧妙劝戒,又怎能出现“诸侯来朝”的繁荣景象呢?(2分)
假如当初马谡能虚怀若谷,认真听取王平的建议,何至于痛失街亭,被斩谢罪呢?(2分)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9月月考
16. 仿照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就下列词语分别写出一句话。(6分)
示例 吹捧:吹捧是绚丽的肥皂泡,无限地膨胀,总会化成飞沫。
①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挫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逆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答案示例:①批评是优质的药品,诚恳地吞下,就能医治病痛。
②挫折是警诫的鞭子,勇敢地承受,就会跃马飞腾。
③逆境是暂时的黑夜,不断地追求,总能迎来光明。
河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
19.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4分)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
[来源:Z。xx。k.Com]
参考答案:
19.【答案】(示例)小学是一首童谣,中学是一首流行歌曲,大学是一首钢琴曲,社会是一部交响乐。
【析】例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本体和喻体相似点分别为四个句子构成了排比。仿写时要形神兼备:“形”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子结构相似或相同;“神”指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河南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我喜欢它两边各式各样的古屋和老墙。
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
A.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B.喜欢 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 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C.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D.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参考答案:
15.C(先明确选项中的“它们”指的是“古屋和老墙”,所以第一个句号后的句子应以“它们”为陈述对象,排除A、B两项;然后按“坡度——路面——花朵”的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来写,故应选C项。)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
河南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19.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6分)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 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参考答案:
19.答案示例:
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激励人们要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河南郑州智林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23、将下面的单句改写成由三个短句组成的一段话(不得增删内容,字词可作调整,4分)
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创作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24、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处再写一段话,要求与前面内容意思连贯。(4分)
跋涉是净化灵魂的熔炉,是一曲美妙的生活之歌,它不仅仅是痛苦,也有欢乐。
跋涉是
参考答案:
23.将下面的单句改写成由三个短句组成的一段话(不得增删内容,字词可作调整,3分)
里克特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1分)他是与歌 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穷人的歌者”,(1分,“他”可承前省略)他创作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1分)
⑴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⑵他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⑶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评分要点】每个短句的结构要完整,否则不能给分;增删内容、改变意思不给分。
24.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处再写一段话,要求与前面内容意思连贯。(4分)
跋涉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是一部曲折的人生历史,它不仅仅是前进,也有后退。
跋涉是磨练意志的炼狱,是一段悲壮的成长过程,它不仅仅是艰辛,也有豪迈。
【评分要点】学生写出的话中应有两个暗喻句,(2分)“不仅仅是……也有……”的内容要与前面的比喻句统一,(1分)与原句意思连贯(1分)
黑龙江双鸭山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19.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5分)
总以为幸福是那高高在上的云朵,可望而不可即; , ;
, 。可是幸福就在你身边。
参考答案:
19.总以为幸福是那默默的含羞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总以为幸福是那虚幻的海市蜃楼,可眺望而不可徜徉其间。(比喻恰当,一句2分;句意连贯合适,1分)
湖南道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腾”地跳下炕,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低头一瞧,哟__________!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
A、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 B、水盆里果然映入了月光
C、月亮果然跳进水盆里了。 D、水盆里果然跳进了月亮。
参考答案:
C(从最后一句看,陈述对象应是月亮,B、D陈述对象不统一,选C更形象)
湖南祁阳一中2011届高三暑期阶段性考试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天平山中》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_______________,一路莺啼送到家。[来源:学.科.网]
A.徐行不记山深浅 B.东风染尽三千顷
C.林莺啼到无声处 D.想见夜深人散后
参考答案:
5.A。(B季节不合,诗中季节为夏。C矛盾,末句是一路都有莺啼。D情境不合,诗写山行所见之景,可见是白天,夜晚是不可能有莺啼的)。
湖南湘西花垣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来源:学+科+网Z+X+X+K]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农民精耕细作,在较少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这是中国农业高产的重要原因。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一路见到丰茂的农作物,盛赞“ ”,“ ”(《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5页)。使团中随行的农学家巴罗估计中国的农业收获率高过欧洲,他写道:“ 。”(同上书,第186页)后来,法国汉学家谢和奈有所评价: 。”
①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了其发展的最高水平
②中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
③麦子的收获率是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④在整个路途上,我没见到一块 土地不是用无限的辛劳来加以耕作,生产它能够生产的每一种粮食和蔬菜
A.①④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
5.C
湖南永州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5.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会意。”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 。
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
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
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
参考答案:
5.C 本题要根据事物的事理逻辑判定选项。本段话是说陶渊明的“前后两句话”怎么样了。按事理逻辑,先“紧紧相连”,再“交互阐明”,再“意思非常清楚”。
吉林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18. 仿照下面两句话再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连贯,句式一致(6分)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 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 。
参考答 案:
18. 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遇到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