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学院
 
学院首页 > 高考语文 > 培养写作中的材料意识
培养写作中的材料意识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0.12.07  浏览量:14748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写作就是观点、材料加上表达,也就是前人说的“义理”(观点)、“考据”(材料)和“辞章”(表达)。三者之中何者重要?何者优先?从写作学原理上说似乎应该是观点,因为“意犹帅也”,见识为先,可是从作文教学实践来看,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不妨以大家熟悉的《六国论》为例剖析一下,看看材料在写作中所起的作用。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中规中矩的史论。全文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文章设立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韩、魏、楚),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举例展开分析。写到这里,文章的基本意思已经出来了。可作者又写了一段:反面假设(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生发历史兴亡的感叹(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假如把这段当结尾,在感叹中结束,也是锦绣华章,可是老苏意犹未尽,又加写了一段,把六国和秦国比较,指出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的态势。以“苟”字领起的一段文字,把他心中有所感而又不便明说的话,强烈而又尖锐地提出了:“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到此就已经不是一般的优秀文章了,而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这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我的猜想是:首先作者积累了丰富的六国与秦的史料,其中古人“以地事秦”的说法引起了苏洵的注意和思考,许多史实又验证了这种说法、强化了这种认识,最终他提炼成“六国之亡在于赂秦”这样醒目的结论和观点。其次,他在提炼概括自己的观点时,可能遇到“反例”,那就是齐、燕、赵没有赂秦却也灭亡了。怎么办?经过思考,他认为反例不仅无法驳倒他的观点,反而可以深化读者的认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最后,由于他生活于北宋时期,西北的边患、朝廷的屈辱求和的政策、士大夫中普遍的不满情绪,这些都深深地刺激他,汇聚成他写作时的一个潜在对象,使他有了写作冲动。当他写这篇文章时,展开了借助材料逆向思考的过程,先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驾驭这些历史材料,使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知性和感性融为一体。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文章内在的节奏和张力释放出巨大的穿透力!
    丰富的材料不仅给这篇文章以血肉之躯,而且推动着作者思考,生发孕育了作者的观点,而思考的结果又推动着他进一步审视材料,使他的认识不断深化。观点和材料纠缠在一起,互相作用,使作者一步步超越事物的表面,去发现事物隐秘的内在联系,最终走向深刻。因此,我们说许多时候材料比观点还要重要,因为观点可以变化,而材料永远在那里。
    学生写作中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没有东西可写,下笔枯涩,痛苦万分。有了写作材料才有作文教学的其他讲究。尤其是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看似满眼满耳都是信息,其实心中只有浮掠的影子,漂浮在破碎的个人生活感觉中。我们的写作教学总是强调“观察生活”“丰富经历”,似乎偏爱把学生写作看成是准文学创作,更多地从自由创作的角度来看待写作中的材料,把那种“灵犀一点”“锦心绣口”当作是高级的东西,而认为积累语言材料是“笨办法”“小儿科”,因此,学生写了十几年作文却没有养成起码的材料意识!忽略学生无材料可写的困境,忽视“言语化”的思想积累,轻慢作文教学的基本功,妨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在这一点上,前人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古代的《初学记》《佩文韵府》等书都是为前人作诗写文提供材料的,从前许多文人写诗先把一条一条材料码在那里,号称“獭祭鱼”(这当然不好,但助人写作还是有道理的),甚至童蒙读物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都提供了大量的“事典”,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帮助初学者写作。古人作学问,很注意“日札”笔记的抄录功夫,著名的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是他的读书笔记。长期抄录能形成阅读中的注意点、兴奋点,不仅能使我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而且一册在手,抄而诵之,可以积累语言、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写作材料,“据知识为己有”(胡适语),培养积累材料、运用材料的自觉意识,磨砺眼光、识力和才气,形成一个人读写的“腹笥”和底子,有效促进读与写的进步。
    一味指责学生没有生活,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更应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育中最有用的东西往往都是熔铸着深刻理念的简单做法,而我们追求的有效教学就是不遗余力地寻找它。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使我坚信:进行摘抄札记训练是个独到的办法。所谓“独”是说招数不多但绝对管用,所谓“到”是说招数不难但贵在坚持。写作慎小,语文乃大,腹有诗书,读写则强。表面上只是摘抄,实质上却囊括了阅读、诵读、思考、创新等丰富的实践内容,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怎么写”的问题,是作文教学的方便法门。
    我在作文教学中,分三轮进行摘抄札记的训练指导。
    第一轮:君子动口,更要动手。广泛阅读,随时摘抄,抄课文,抄报刊,抄经典。摘抄中注意学习材料中的观点、见解、感情、好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眼学”(多看)、“耳学”(多听)、“脚学”(多跑)、“心学”(多想)、“手学”(多抄)“五学”并用;规定每周两次摘抄作业,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勤于摘抄积累的习惯。
    进行摘抄札记训练的初期,要尽量与课文学习勾连起来,这种“切问近思”的方式,学生容易上手,容易尝到甜头。传统写作中有一种叫“隐括”的手法,就是依据原文“提要钩玄”,加以剪裁和改写,以提高写作能力。我借鉴了这种方法,经常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进行“内容提要”,借此提升他们的转述力和概括力。学习了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后,我让学生写了《黑塞谈读书》;学习了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我让学生尝试写小说人物格斯拉的“人物评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材料是有品质的,是有讲究的。在指导学生摘抄札记的过程中,通过展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辨别好材料的“品质”,注意四度:信度、效度、区分度和深度。所谓“信度”就是真实可信,没有硬伤;所谓“效度”就是观点要具备有效性和典型性;所谓“区分度”指个性和鲜明性;所谓“深度”则是指材料有一定的意义高度。
    第二轮:不仅搜集材料,而且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常用的加工整理的方法有加点评、加批注、写感悟、加标题、指出联系等;使学生重视“事类”材料,养成概括萃取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化用,把材料组合加工“嫁接”到自己的文章中,学会“偷意”;让学生学会用把文章拆开又合上的办法,学会“材料块”的生发、锻造和组合,把神乎其技的写作过程还原成一招一式的写作步骤,构建丰富学生个体的写作知识。
    我经常把自己看到的好时文印发给学生,进行摘读实践和训练。我曾印发《中华读书报》上刊发的悼念张中行先生的文章,让学生概括萃取最能代表先生精神和品质的二三事(言),学生分别提炼出“自由与宽容”“老北大让人疑,新北大让人信”“学语文讲究一个‘熟’字”等精彩的材料,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轮:进行专项研究式摘抄,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阅读兴趣,选中几个自己喜欢的大家,从生平、思想、贡献、地位、名言、轶事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建立自己的素材根据地,增加所积累材料的思想文化内涵。
    我有一个学生酷爱《红楼梦》,高中三年时间里他多次阅读《红楼梦》,对《红楼梦》非常熟悉,无论什么作文题目,他都喜欢化用《红楼梦》中的材料,而且每次得分都不低。2007年高考中,他在作文中再次使用《红楼梦》材料,获得高分。这对我很有启发,后来我在教学中采用专题阅读引导写作的方法,把一首诗讲成一个专题,把一篇文章讲成一个专题,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专项研究式摘抄。专项研究式摘抄不仅使学生占有了丰富的材料,还可以拓展学生思想,提高学生文化品位,成为一个读写结合的点,开辟一个新的学习领域。
    语文学习需要方法,可是如果仅仅讲究方法技巧,语文学习就没有活力,没有生命。语文学习应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仅仅让学生做摘抄札记,仅仅把摘抄札记当作是一种方法,就容易蜕变为一种外在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负担,学生难以持久坚持。如果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带领学生读书,让学生热爱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和指导他们做摘抄札记,让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语),这样的写作教学就与学生的发展融合在了一起,能培养出他们自觉的材料意识,语文学习也就有了勃勃生机。语文学习最好让学生融入混沌原生态的学习情境中,克服功利杂念,身心合一,享受过程,花开花落,水到渠成,而不应刻意求其方法。这种“大水养鱼法”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