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学院
 
学院首页 > 探索.发现 > “捆绑管理”破解村小教研难题
“捆绑管理”破解村小教研难题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08.12.19  浏览量:8038

河南西峡县丹水镇中心学校 胡明珍

 目前,在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由于学校布点分散,年级不全(大多仅开设有中低段年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存在着教研力量弱化的现象。如何破解村小教研难题?笔者认为,“捆绑管理”的方法切实可行。

  所谓“捆绑管理”,就是将一些村级小学与跟它们地理位置相近的中心小学结合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联片互动、属地管理的目的。这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调动中心小学和村小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而对于乡镇中心学校,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既对全乡镇各中心小学作宏观调控和督导评估,又对村教学点作微观的指导和服务,这样既避免了乡镇中心学校教研指导的盲目性,又增强了中心小学和村小教研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程序明晰,责任具体,快捷高效。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愈来愈认识到,采取“捆绑管理”促进村小教研工作的益处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使村小教研有章可循

  “捆绑管理”是一种链条管理,主要体现在“承包”、“参政”、“轮岗”和“送课”、“教研”、“督导”这六项工作责任制上。具体表现在:一是“承包”制。实行中心小学属地承包管理,各中心小学负责所辖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工作,乡镇中心学校将对各教学点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各中心小学考核的范围。二是“参政”制。实行各中心小学正、副校长轮流参政,即各中心小学正、副校长轮流到所辖教学点组织参与教学教研管理工作。三是“轮岗”制。实行各中心小学教师轮岗到教学点执教,每轮一期或一年,编制仍在原单位,但工作业绩由村小考核与评定。四是“送课”制。实行中心小学送课到点活动,各中心小学定期组织教师到教学点讲课、听课。五是“教研”制。切实发挥中心教研组的教研职能。利用中心教研组例会,以会带培,更新观念,提高管理者及教师的整体素质;以会带研,碰撞交流,展示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会带评,总结表彰,鞭策后进,掀起竞赛高潮;利用中心教研组网络人才资源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

  使村小教研有法可评

  “捆绑管理”是一种规范管理。为了促进“捆绑管理”的有效落实,乡镇中心学校采用了科学的评价办法:乡镇间,采取乡镇中心校人员分包各中心小学,包校人员与学校管理实行捆绑,工作情况和成绩按一定比例动态纳入个人业绩;校际间,中心小学捆绑的村小归中心小学直接管理,并把村小的过程管理积分按比例计入中心小学。在村小内部教研管理中,对教师各自的教研情况,采取教师自查和学校复查捆绑,学校自查与乡镇中心校复查捆绑,这样引导校长和教师实事求是,给他们不断加压,促进他们不断进取。作为乡镇中心校采取“快餐调研”、“联片赛课”、“集中观摩”、“个案剖析”等方式,定时或不定时地加以指导、督评和研究,这样告别了以前教研督导中单纯重结果的做法,走上了重质量、重过程的正确管理轨道。

  使村小教师有利可获

  “捆绑管理”并不是一种禁锢性的束缚,而是从深层次给村小教师搭建了自我发展的人文管理平台。

  在捆绑管理中,管理者首先要具有对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学会欣赏教师的潜在能力,并从真正意义上给教师以施展才干、加快专业成长的机会。最为关键的是“捆绑管理”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表现为对教师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教师全面发展为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教师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捆绑管理”正是在对“承包”、“参政”、“轮岗”、“送课”、“教研”、“督导”这六项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中,在看似条条框框的评价办法中,使一线教师明确了教研的意义与价值,享受到了合作交流的快乐,感受到了专业引领的惊喜与感动。因为这些教研活动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自己身边,没有高高在上说教式的恐慌和拘束,有的是相互切磋和无话不谈的亲切和自如;同时既不耗力费神,又不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摆脱了以往“萝卜煮萝卜,还是萝卜味”式的无效教研,克服了“听了很感动,想了很冲动,实际就不动”的被动教研,做到了“研有所获,研有所用,研有所长”。

  “捆绑管理”是为解决农村乡镇在整合教育资源过程中教研力量弱化问题的一项新举措,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需要管理者不断完善。笔者认为,在新课改形势下,对外地教研管理方法的学习和借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结合本地实际,特别是对如何最大程度地让教师借助教研提升专业水平的问题,应成为每位教研管理工作者思考的永恒主题。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