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学院
 
学院首页 > 文摘 >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0.03.31  浏览量:28445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第一丝阳光升起,北京城在鸽哨声中醒过来,开始了繁忙而热闹的一天;千里之外的上海,或许昨夜的霓虹还没淡去,又在熙熙攘攘中拉开了第二天的帷幕。这两座城,无疑是中国城市的代表与典范,而城里的一道独特风景--那数不尽的高校,不仅点缀了城的美丽,还成为城市的新名片。高三来了,又有数百万学子的眼光聚集于那梦想中的城市与高校,在“读城读校”系列拉开序幕之时,不如把这两所城中高校集中起来进行一场热闹的接力赛,让我们从每一棒中去找寻北京、上海城的魅力,高校的风采。


  北京--群英荟萃的王者之都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老到随便拐一个弯,你就踏进历史的某个角落,曲曲折折的胡同,低低高高的台阶,朱红的门楣上还带有格格府、王爷府之类的字样,让你顿感时光流转,仿佛冷不丁从哪扇门后会突然走出位穿清朝服装的格格。
  这又是一座现代的城,无论是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是头顶高耸入云的大厦,还有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夜晚璀璨的万家灯火,时刻向你昭示着它的现代与宽广。
  这就是--北京!
  北京,身为中国首都,有足够的资本向你展现什么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在这座城市,中国和西方交织在这座城市,鸟巢与水立方相视而立,你会为这里骄傲。同样的,这里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不多说,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985”“211”之类的高等学府。站在这里,仿佛还能听到唐太宗感慨:“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这份豪迈、霸气,是北京独享的骄傲。
  很多时候,选择一所大学,也是在选择一个城市。北京,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足够的文化底蕴承载八方学子,更有着足够宽广的胸襟迎接四方文明。


  上海--面向世界的金融巨子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小时候,就不断地被灌输这么一个梦想--去上海,闯上海!仿佛上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为奢侈的理想,是中国人通向世界的惟一窗口。如果说想去北京,是为了感受老中国留下的温文尔雅,到上海,就是要告别从前的自己,一切随着这座快节奏的金融中心而上下求索。
  来到上海你会发现,这个位居东海之滨的国际大都市,大得难以想象,就算乘坐最快的地铁,也需要2个小时才能跑个对角。上海之所以成为那么多人的梦想之城,除了它的大,还有它的国际化!只要你置身上海,你就会觉得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楼宇森林,一座座高楼直耸云霄,各种现代化设施鳞次栉比。
  北京是厚重的,那历史沉淀下的不仅仅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城的气质。而上海是新变的,所谓的日新月异,只有在上海,你才会体验得那么深刻。外滩老式西洋建筑、徐家汇大教堂、1939老街等依然矗立,陆家嘴金融中心、东方明珠、城隍庙、豫园、南京路早已成为新的城市坐标。
  感受上海,从感受上海的高校开始,在复旦吟唱“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室里感受创新,在华东师范大学里以一桥带两方文理,在这呼啸而驰的车流、人来人往的大都市里,品味一份高校带来宁静的薄发。就是这样一个上海,就是这些高校,是无数学子求学的胜地,相信总有一所是你梦寐以求。话不多说,就在这庞大的城市地图中寻找吧!

 


  第一棒:综合实力铸就的百年高校
  参加过接力比赛的人都知道,第一榜往往是实力最雄厚的,要先发制人,那么我们对两所城市大学的介绍也不妨借鉴一把吧!所谓“术业有专攻”,每所高校有着其在高校中称霸的“特长”。而也有一些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奠定起文、理、工各学科门门精通的局面,让怀抱着不同梦想的考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现的舞台。那我们就从这些身怀“360行”绝技的综合型高校说起吧!
  如果用一所大学来代表这两座城,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当之无愧是首选,虽然北京还有清华大学等名校,上海的同济大学等也不弱。但从高校的发展历史和高校之于城的意义来讲,综合实力雄厚的北大、复旦仍是第一棒的第一候选。
  先来追根溯源,创办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千里之外的复旦大学则在1905年拉开上海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这在两座城的近代高等教育历史上,都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
  也许是身居北京这座浸染了浓厚政治色彩的皇都,北京大学在我国近代政治、文学思潮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因此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的名字都被铭记在历史上。而复旦背靠我国对外贸易港口,成立之初,除了传统的文、理科外,还有特色十分明显的商科。
  今天的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我国数一数二的综合大学。北京大学的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数学、化学、地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位居第一,还有如理论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文言学、物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都排名前茅;复旦大学的重点学科名单上,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都榜上有名。
  说完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后,我们再以列表的方式来看看这两地的另外两所综合实力雄厚大学的强劲实力吧!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第二棒:特色鲜明的文理精英
  目前我国的大学都在向综合型、研究型、多学科型发展,但在各个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所奠定起来的文、理优势却不会被抹去。在北京,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综合“大亨”外,还有一所明确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也有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理工实力强劲的高校;在上海,也有在历年各类高校排行榜中,以理工科优势而位列前茅的上海交通大学。当这两座城的文、理高校相撞,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我们从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这两所文理优势特别明显的高校中去寻找吧!
  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简介中,明确标示自己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从学校的发展沿革看,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上海交通大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被称为 “东方的MIT”,其后虽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但随着改革的春风,学校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2005年更是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刚刚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学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了49个二级重点学科。随便挑一个重点学科,那显赫的发展史让人不禁驻足流连。就拿机械工程来说,不但涌现出了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和管理专家,还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项、海外杰出青年基金3项、面上项目64项;主持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20项、国际合作项目34项、国防项目40多项,而且在教育部学科排名榜上位居第一。
  不管是中国人民大学浓厚的人文社科特色,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理工特色,这两所学校内部也激起了文理碰撞的火花。中国人民大学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学科发展体系,上海交通大学还专门设立了文科建设相关网页,开办如文治讲坛等系列活动。
  文理相撞,的确是既彰显人文学科的细腻,又突出理工学科的严谨。当然,除了这两所文理鲜明的大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学校的理工实力也不容小看。

 


  第三棒:同名不同姓的“碰撞”
  如果把我国高校的名称列一张清单,会发现同名不同姓的高校特别多,特别是冠以师范、政法、财经、外语等名号的大学比比皆是。就好像接力赛中,那些从外形看起来就势均力敌的选手。不过,如果你认为这些高校除了地理位置不同外,学科、优势等都一致的话,那你可大错特错了。相似的选手可能在速度、爆发力、加速度等优势各有不同,这些同名高校的不同,就让我们去北京、上海找寻一下吧!


  关键词一:师范
  院校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来自哪里?教育!我们伟大的领袖们高瞻远瞩地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战略,足见教育的重要性。而我国身兼“985工程”“211工程”的师范院校仅两所,那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
  既然以师范为名,在师范教育方面,这两所高校当然是走在前面了。北京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中文、外语、数学等师范专业直接为初级教育提供最优秀的人才。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历史、数学、地理、心理和物理 6 个专业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北师大与华东师大不但在师范教育实力强劲,在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教育方面也不由得让人竖起大拇指。一提到心理学、软件工程等非师范专业,立马浮现的是这两所高校的名字。除了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外,北师大的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华东师范大学的小学校长培训在业界也被人称赞。北京师范大学分别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加拿大谢布克大学和道森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因设有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是国家中学校长培训和港澳台地区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的国家级基地,因而被冠以“中学校长的 ‘ 黄埔军校’”的美称。
  北京、上海除了这两所鼎鼎大名的师范院校外,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因为是非部属师范院校,所以首都师范大学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上海师范大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惟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关键词二:财经(经贸)
  院校名单: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财经(经贸)类院校无疑是当下最为热门的院校,我国经济持续、有序、稳定地发展,对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使此类院校每年报考人数爆满,录取分数居高不下。而位于北京、上海这两所经济发展飞速的城市的财经院校,那可更是牛气十足啊!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没听说过吗?那你可就“out”了。

 


  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一个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和“中国财金黄埔”,一个以“经济匡时”为使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后备力量,而对外经贸大学为培养外向型经贸人才,是我国惟一一所必须经过英语口试的非语言类大学,要想成为其中一员,那可得在学海里“跋山涉水”了。
  先来谈谈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这两所“同名”高校吧!上海财经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中央财经大学的前身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49年12月成立的,两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都吸收了其他高校或者其他高校部分与经济相关的科系。所以,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是两所大学共同的优势。除了经济特色外,中央财经大学的管理学也是传统优势学科之一,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思想史也是该校国家重点学科之一。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对外贸经济人才的需求,许多考生也希望成为一名游弋于世界经济长河的人才,那么就了解一下对外经贸大学吧!学校虽然主体只包含经、管、法、文四大门类,但却是一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其中,带上“国际”标签的国际法学专业(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国内可谓数一数二。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为华东地区惟一一所涉外商科大学,虽然声名不如前几所显赫,但近几年,乘着对外经贸的蓬勃发展,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领域,将培养目标从单一的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培养外销员转变为瞄准“大经贸” “大商务”格局,为国家培养能适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贸易不同领域需要的各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关键词三:语言(外国语)
  院校名单: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周游世界是大多数人的梦想,可如果不懂当地语言,那可是虽身在外,却寸步难行啊!而且北京与上海还是大多数外国人到中国的首选城市,要更好地欢迎国际客人,不会几句“Hello”“こんにちは”“ Bonjour”怎么行呢?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北京、上海两地的语言类高校备受考生的热衷,特别是北京,不但有北京外国语大学,还有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以语言(外国语)为特色的高校。
  先从开设的外国语种聊起,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这几所语言类大学中可谓拔得头筹,如果说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等你还算耳熟能详,斯瓦希里语、豪萨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等可是第一次听说吧!在学校开设的43种外国语课程中,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惟一学科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虽然只开设了19个与外国语相关的专业,但还有将语言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的翻译学、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新闻学等专业,如果学这些专业,可是一种专业、两项技能啊!而且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了给学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学校的外语电台、电视台每天播放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外语节目。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北京语言大学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虽然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语特色并不如前两所介绍的学校,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却更值得一提。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惟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推广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外国语为主体学科,小语种办得有声有色,旅游管理也是其特色之一。

 


  关键词四:政法
  院校名单: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
  在大多数政法院校里,都会竖立一座相似的雕像--手执天平的女神像,因为法律在人们心中,就是掌握着社会的公正公平。而我国提倡的建设法治型社会,也为政法类专业和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那么,我国两座超级城市怎么可以缺少政法类大学的身影?
  从发展历程来看,位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与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颇有默契。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北京政法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而华东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由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等 9 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等合并组建成立。
  都是集采各校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所长而形成的大学,在学院专业设置方面,同样可以看到相同、相似之处,如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商学院等等。而且,在国家重点学科方面,法学、法律史等当然也是。除了相同之处外,北京政法大学的司法考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学院又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新开拓。
  中美法学院、中德法学院,一听这名字,是不是感觉这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那你就错了,中美法学院以美国法和基于美国法的比较法为其教学和研究重点,中德法学院则以比较法学、德国以及欧盟公法和私法为研究重点,主要招收硕士和博士生。如果你想参加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话,那应该去中欧法学院了。
  上海除了华东政法大学外,还有上海政法学院,虽然学校建校仅25年,但已经形成了齐全的法学专业,除了法律系、经济法系、国际法商系、刑事司法系等本科专业外,另有司法助理、文秘等9个高职专业。作为一所地方政法院校,上海政法学院法学中的行政法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经济法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刑事司法专业是上海市教委批准建设的本科教育高地之一。


  第四棒:非同名的“异曲同工”
  从综合型大学讲到文理精英,再从相同名称的大学中去寻找不同的特色,从高校名单上细数,还有一些校名虽大相径庭,而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学。就好像接力赛中,从外形看来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选手,都有着相同的致胜秘诀一样。这最后一棒,就看看他们的压轴表演吧!
  北京化工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
  一所是化工大学,一所是理工大学,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让我们先翻翻华东理工大学的历史,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看到这里,你恍然大悟了吧!再从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上找,化工过程与机械、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在这些化工类重点学科中,北京化工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同样榜上有名。但从国家特色专业看,除了相同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外,北京化工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华东理工大学的制药工程等也名列其中。

 


  华东理工大学的15个专业学院中,与化学相关的就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虽然在院系设置上,北京化工大学的数量稍低,但在化工方面的实力,那可是各有千秋。北京化工大学的高科技产业中,已经覆盖了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而华东理工大学取得了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大型聚酯装置成套技术、大型石化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技术、水氯镁石先进脱水工程技术、含氟芳香精细化学品及氟化试剂的先进制备技术、有机荧光功能材料、新型自控发酵罐、承压设备及系统安全技术、石油焦化污水封闭分离成套技术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北京服装学院与东华大学
  这名字看起来的确不像,但这两所学校的优势学科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弄清这层关系,我们不得不提起东华大学的前身--中国纺织大学,纺织与服装,个中关系相信不用我讲你也心知肚明了吧!况且北京服装学院也开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与纺织相关的专业,而东华大学也有服装艺术设计等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惟一以服装命名,以艺、工为主,加之经、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这三个专业被确定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多年来,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成果斐然,获国际国内大赛奖项592项,包括“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银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第53届世界小姐季军、戴比尔斯中国钻饰设计一等奖等重要奖项。特别是在2007年国际钻石高阶会议(HRD)钻饰设计大奖赛中,全球有44件作品入围,来自我国的8件入围作品中有6件出自北京服装学院。
  东华大学虽然学校改名了,但在纺织方面的优势可没随着校名的更换而更改,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纺织工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上海世博会“大都市形象论坛”、国际纺织生物医用材料论坛等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上海的大学不但数量多,而且都是众多考生心目中的首选“象牙塔”,上文中我们从综合、文理、同名、不同名等几个方面去找寻这两座城中大学的相似与相异,还有更多的大学因篇幅原因而无法一一介绍,不如就从以下列表中,把学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等一一收纳吧!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王者之都与金融巨子--走进北京上海高校
  比赛结束了,我们在乎的并不是成绩,而是惊喜发现原来一场小小的比试就能挖掘出那么多所名声、实力俱佳的高校,还有那大学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精神。到底是城推广了校,还是校点缀了城?相信每位学子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不如等到这一系列结束后,我们再来细细回味吧!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