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学院
 
学院首页 > 高考语文 > 【期刊读评】关于《谈骨气》的两篇争鸣文章
【期刊读评】关于《谈骨气》的两篇争鸣文章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10.01.12  浏览量:13019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吴啥先生在《谈骨气》这篇短论中,先引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话,阐述“骨气”的含义,然后,分别引述文天祥拒降、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反动派手枪三个事例,条分缕析,层层深入地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对照“嗟来之食”的原文,研读《谈骨气》,我认为不食“嗟来之食”作为事实论据,其充分性、典型性似有不足。

  “嗟来之食”的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为方便对比评说,特将其与《谈骨气》中相关段落摘录于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日:‘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见中州古籍出版社《五经四书全译》)“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者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流传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对照两文,笔者认为《谈骨气》一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议。

  一、从引文上看。有断章取义之嫌

  这一点十分明显,无须再叙。语文教材虽不是历史教材,但也要尊重历史。我们要把完整真实的历史告诉学生。

  二、从评析上看,有牵强附会之虞

  有两点比较明确。其一黔敖不是“丢给他一碗饭”,而是“左奉食,右执饮”。黔敖作为齐国的士,不仅施舍于路,而且亲自“箪食壶浆”以迎饥民,在知道自己失礼后,还追着那位饿者去道歉,比起一些为富不仁者,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同时也证明了黔敖当初对那饿者的伤害并非有意为之,他的施舍也就不存在侮辱性了。依当时的情形,黔敖是无法再动手去搬板凳了,只有动口。可是他言语中少了一个“请”字,便被冠以“伪善”,的确有失公允了。其二,黔敖没有“第二步”。施舍就是施舍,对象不确定,也不附加条件,如果再“替他办事”,就是交换,就是*****了。说有“第二步”,依据的是主观臆想。说没有“第二步”,依据的是黔敖“从而谢焉”的举动。退一步说,即便是有“第二步”,也似无不妥。活命之恩,以办点事去回报,也应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我们一直讲求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吴晗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不会无端地对史料作大“手术”,比较可靠的解释是,这个故事是写给前苏联人看的。

  三、从事例上看,有以偏概全之忧

  饿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他的自由和权利。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也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看样子是赞同不吃的。但仅以此即认为不食“嗟来之食”,就是有骨气,未免片面了,照此推论,不吃是有骨气,那么吃了呢?是不是就没有骨气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旧中国历年的灾荒中,饿殍遍野,能自保的有几人?毕恭毕敬的施舍者又有几何?不吃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只有~部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骨气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那些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民工们都是没有骨气之人?他们求得的“饭碗”,鲜有不含侮辱性的,不一而足。在别人道了歉之后,仍然不吃,这的确算不上是有骨气了,只能说明那饿者的迂腐、呆板和酸气了。那饿者的不吃与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不是中国)的救济粮有本质的区别。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和感情,是大是大非,含糊不得。那位饿者无视自己的生命,作为个例,我们可以理解。但如果拿来当作典范,则对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十分不利。我们既然非常推崇能含垢忍辱、委曲求全的孙膑、勾践、司马迂、韩信等人,那么,又何必去理会那位饿者呢?

  笔者揣度《檀弓下》讲述这个故事的本意,并不是赞扬那位饿者,而是在说“礼”,在说一个因“礼”而“杀”人的故事。汉代经学家郑玄说:“名日‘檀弓’者,以其记人善于礼,故著其姓名显之。”

  四、从时效性来看,有时过境迁之虑《谈骨气》刨作于1961年。当时,“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撤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中国*****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少数人对前途失去信心,甚至想向国外乞求。《谈骨气》正是为适应当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而作,尤其是不食嗟来之食和闻一多先生的事例,以及“我们中国人”的措词和“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这段话,更是直接影射了当时苏联政府的要挟和毁约。从这一点来说,《谈骨气》的即兴性、即时性较强,偏重于为当时国际政治斗争服务,某些观点已不合时宜。这些年来,我国的内政外交更趋灵活,更讲策略。过去的针锋相对和现在的韬光养晦,都是顺势而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尽管我们很艰难,但拒绝了外援。2003年“非典”肆虐,尽管我们的经济增速度世界第一,但我们接受了德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援助。当代的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教育,过分地渲染历史的纠纷,很有可能会让中学生们无所适从,真不明白“嗟来之食”当吃还是不当吃。

  文章合为时而著。同样,文章也当合为时而学。语文教材应当与时俱进,更多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