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学院
 
学院首页 > 高考语文 > 语文课本中的文学常识
语文课本中的文学常识
作者: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09.10.23  浏览量:27787
上海家教上海第一家教家教推荐阅读!!
第一册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孔子与《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与捍卫者自居,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与《荀子》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庄子与《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有《逍遥游》。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史记》。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吊屈原赋》《鹏鸟赋》《过秦论》《论积贮疏》
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东晋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陶渊明:即陶潜,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第二册
王勃:字子安,著有《王子安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代表作有五律《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散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里杜”。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有《樊川文集》。代表作有七言绝句《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散文《阿房宫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有散文《师说》、《马说》等。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苏洵为“老苏”。并将父子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佑集》,《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卒谥号文,故又称王文公,宋神宗时的改革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有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和《临川集拾遗》。
唐宋八大家:唐朝----韩愈、柳宗元 宋朝——苏洵、苏轼、苏辙 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我们学过他的《醉翁亭记》《卖油翁》。他的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苏轼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别号项脊生。明代昆山人,著名古文家(杰出的散文家)。 时人称他“今之欧阳修”,被誉为“明文第一”。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唐宋派:是明代一个主要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归有光、唐顺之和茅坤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清代散文的主流是桐城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人。他有书斋叫“七录斋”。《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
姚鼐 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龚自珍(1792—1841):字王瑟人,号定庵,清朝时期浙江仁和人。近代著名的
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著有《定庵全集》《己亥杂诗(315首)》

第三册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内容上分“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伐檀》。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以屈原的作品为主。是西汉刘向编的。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涉江》选自《九章》。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爱国热情和积极浪漫主义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伟大诗人,他开创了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创作出“骚体诗”,代表作有《离骚》(第一首长篇抒情诗)、《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选自《九章》)
曹植:三国诗人。字子建。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宋人有《曹子建集》。
曹操:三国时诗人。字孟德。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短歌行》等乐府歌辞。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乐府诗和《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人。曾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诗歌创作丰富,今尚存900多首,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采,主题多为渴望建功立业、不满现实、蔑视权贵、歌颂友情、崇尚自然等,主要艺术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因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一度任工部员外郎,故又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诗风沉郁。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诗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ui陕西)人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歌多有讽喻,浅显易懂。代表作《琵琶行》(并序)、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著有《白氏长庆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诗人兼画家。晚年居蓝田(今陕西)辋川,过着亦居亦隐的生活。《山居秋暝》为此时所作。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善画,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精短而隽永,组诗《竹枝词》别开生面。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有《李义山诗集》。他的近体律绝成就很高,深婉绵密、典丽精工。代表作《无题》、《夜雨寄北》。
李煜(937~978),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后,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词作成就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历任颍州、扬州、定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又因新旧党派之争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江苏)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ei)之一。词属婉约派,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有《淮海集》
柳咏(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婉约派代表,著有《乐章集》。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历经国破家亡之痛,其词前期主要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南渡后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著有《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波阳(江西)人,南宋词人,音乐家,常自度词曲。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北定中原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词《诉衷情》《钗头凤》凄婉缠绵。有《剑南诗稿》。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山东)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稼轩长短句》。
诗词常识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登高》《蜀相》是七言律诗。除五律、七律外,也偶有六言律,还有八句以上的长篇律诗,称为“排律”。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或五言,或七言。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句中各字用平声还是仄声也有规定,绝句用不用对仗都可以。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是绝句。

词,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名称。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早行”、“咏梅”等。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段叫一阕。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第四册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著有《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章回体,我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典范),一般认为该书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著。
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代表作《桃花扇》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章回体,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章回体,文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合称“三言”。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但也有不少的明人拟话本。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代表作有“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还魂记》又名《牡丹亭》
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
王实甫:元代杂杂剧作家,代表作《西厢记》(以“拷红”和“长亭送别”尤为著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学者,代表作《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袁宏道:明代,“公安派” 代表人物。著有《袁中郎全集》,《虎丘记》选自该文集。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