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学院
 
学院首页 > 心理引导 > 我们渴望与父母彼此了解
我们渴望与父母彼此了解
作者:welson 来源:第一家教网 日期:2009.07.10  浏览量:26643
这是一节初一年级的心理课,我打算和学生们探讨有关“青春期逆反”的心理现象,即将升入初二的他们,大多已经进入青春期。我以一位女同学写下的心灵独白开始了这节课:又是普通的一天,当我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觉得父母的唠叨比往日更令我心烦,老师的教诲也变得令我反感!似乎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正式加入了逆反期的行列。“是否有同学也觉得自己加入了逆反期的行列?”我问。很多学生用力地点头。“那你们反抗的对象通常是……”没等我说完,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父母!”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引发你的逆反?”我问。“他们还把我当成小孩子,家离学校那么近,还要坚持每天接送。放学时,那么多同学一起往出走,我一看见父母在门口等着,就非常不好意思。”一个男生首先站起来说。

  “我妈总盯着我和谁交朋友,看对方学习好不好,是不是好学生。要是她看见我和男生在一起,那可不得了,肯定会缠着追问,还要没完没了地说服教育!”一个女生无奈地说。

  “她怎么教育呢?”我追问了一句。“她最常说的是:‘男生和女生在一起能有什么好事!’”同学们听到这句话齐刷刷地发出嘘声,有惊异也有不满。这个同学继续说:“父母们把问题想得很复杂,有时候我们男女生只是关系不错,挺谈得来,但他们就是紧张兮兮的,我还知道我妈偷看我的日记和手机,我不愿意跟她吵,其实家里的日记就是记给他们看的,我的日记放在学校。”其他同学马上表示共鸣:“是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干脆就不记日记。”看来偷看孩子日记的父母还不止一两位,孩子们用各自的方法进行着有声、无声的对抗。

  “父母整天只问我的学习,说什么‘你学习不好,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呀?’”一个男孩子站起来,捏着嗓子叉着腰,学得形神兼备。“对对对……”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

  “谁不想好好学呀,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心里已经够难受了,他们还要唠叨,真受不了!”

  “一天到晚就是学习,没有一天是轻松的。这个周末我们全家出去玩,还没出门我妈就说:‘你就顺便写篇作文,记录一下吧’。玩就玩呗,还顺便记录,我都快崩溃了!”

  “我爸不让我听周杰伦的歌,说:‘都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你能不能听些好歌?’我都没法跟他说!”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似乎逆反是在父母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追求独立和确认自我身份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在积极寻找自我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取脱离父母的管束,他们希望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自己作决定,他们会通过服饰、音乐、语言、发型来表现自己的独立和确定自己的身份。据班级调查显示,90%的同学认为父母过分干涉,致使自己有被监视的感觉。

  在外面碰了壁,没有比和家人诉说更好的办法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大约只有50%的同学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

  “和他们说了也没有用。”一个同学一脸无奈,“每次跟他们谈论这些总避免不了大吵一架,还不如和网友在QQ上说,反正没人认识我。”马上就有同学赞同。

  “有时候,我很认真地跟他们说我的事,却会遭到他们的嘲笑。或者总是那句‘怎么那么多事儿,好好学习得了’,我现在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他们说了。”

  也有同学持反对意见:“我觉得有事跟父母说是最好的,我有一段时间喜欢一个男生,就跟妈妈说了,她认真地听我说完,然后说:‘凡凡,我觉得他不是你真正喜欢的类型。你再观察观察吧!’后来我送给那个男生一张贺卡,把我对他的好感告诉了他,他竟然拿给别人看,我很难过,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很认真地安慰了我。”

  “凡凡,有多少父母能像你妈那样呀?你妈是学心理学的。”看来这位“心理学妈妈”已经被班上的同学所熟知,凡凡挺骄傲,幸福地微笑着。我对她如此的坦然有几分惊讶,我想,正是有妈妈的接纳与理解,能让凡凡力排众议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正是妈妈的尊重与理解,才让这位女生对父母敞开心扉,对异性交往释然,从而更好地把持自己。

  “如果你们遇到和凡凡类似的事情,会跟父母讲吗?”听完我的问题,同学们大多摇了摇头。“如果你们的父母也能像凡凡的妈妈那样,你们愿意讲吗?”同学们重重地点着头。可见,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寻求父母引导的。孩子需要确信父母是接纳和尊重自己的,当青少年感到自己在父母的爱中得到安稳的倚靠,便能有信心面对社会中的负面影响,最终成为成熟和有贡献的成年人,而当青少年感到父母处处与自己相悖并施加压力时,则很难不逆反了。

  这节课上,我给了学生们一些与父母交流的建议,大家还畅想了理想中的家庭环境。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以下几点:有轻松幽默的家庭气氛,父母可以冷静面对孩子所有的过失,不以成绩为重点,有一个相对自由独立的环境,可以自己尝试体验生活,父母真正了解孩子并给予肯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涉他们与朋友的交往等。

  同学们在交流与讨论中,真情流露畅所欲言,一节课很快过去了。这些处在逆反期的孩子,他们传达给我的信息更多的是:我们正在逆反期,我们期待与父母更多地彼此了解,我们能平稳愉快地度过自己的逆反期!

[返回目录] [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网友评论已有0位好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更多评论

登陆名: 密码: 教员 学员
 